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思政实践】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使命担当

思政实践

作者:傅梅芳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总书记的讲话为高校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深入挖掘思政课程中蕴含的红色基因和党史元素,是思政课教师的应有担当和思政课教学的应然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立足党史育人、创新教育方法,积极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教育目标。

要突出“政”,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并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其中,首要的就是“政治要强”,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站位要高、政治立场要坚定、政治头脑要清醒。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只有站位高、立场坚才能够让学生真懂真信、入脑入心;只有对所讲的知识和理论理解透彻、高度认同,才能够讲深讲透、讲得有底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通过研读原著、专题培训、集体备课会、党史课题研究等形式系统地学习百年党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首先,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思政课教师要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认识,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内涵,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形成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其次,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印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最好论据。思政课教师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认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独特的思想魅力和巨大的实践伟力。再次,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宝贵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政课教师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要立足“育”,以党史教育实现党史育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中,党史教育始终是思政课的核心课程,思政课教师要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科学梳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等关键问题,帮助青年大学生把准党史学习教育总体方向,真正实现党史育人的教育目标。一要讲清历程和立场,培育政治认同。百年党史是一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思政课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脉络和主线,以真实的党史事件、鲜活的党史人物、系统的革命理论,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依据讲明白,帮助青年学生深化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认识,抨击断章取义、碎片化解读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二要讲好精神和信仰,培育思想认同。百年党史是一部不断坚定崇高信仰、锻造理想信念、淬炼革命品格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中铸就的精神谱系是其百年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思政课教师要用好这个“最好的营养剂”,充分诠释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特质,充分挖掘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让红色血脉永久赓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三要讲透智慧和方法,培育理论认同。百年党史是一部在应对矛盾和困难的考验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摸索客观规律、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理服人,讲出理论背后的思想性、思想背后的战略性、战略背后的智慧性,帮助青年学生认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要讲出自信和底气,培育情感认同。百年党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思政课教师要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穿教学的始终,以事实说话,以实践论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为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素材,帮助青年学生充分认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创造的伟大成就,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要彰显“新”,增强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趣味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政课教师要把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堂,从生活中看得见的变化入手、从有温情的故事讲起,拉近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不断增强思政教学的立体感和党史教育的温度,达到“初看好像说故事,到家却须大见解”的境界。一要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要摸清地方的红色“家底”,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渗透到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比如,广州正在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构建了“一核六片四廊”红色文化发展格局,拥有中共三大会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公社旧址、农讲所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团一大旧址等众多红色文化史迹,诞生了许多影响革命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还孕育了“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产生了“国家荣誉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卢永根等一大批时代先锋,思政课教师要用好用活这些红色资源,坚持理从事出,把深刻的道理蕴含于生动的故事之中。二要让党史学习教育“潮”起来。要重视大学生的接受模式,善于借助AR、VR等现代技术手段、声光影像传播矩阵、主旋律影视作品等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为单调的理论阐述注入活力。比如,影视剧《觉醒年代》描绘了100年前爱国进步青年逐渐觉醒并探求救国道路的艰辛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逻辑,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艺术化的细节处理受到了青年学生的追捧,厚植了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思政课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经典作品的部分情节、金句名言作为课堂案例穿插讲述,帮助学生挖掘历史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结果及本质等,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构建强大的红色文化“共鸣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三要让青年学生“动”起来。党史学习教育既要注重理论阐释和价值塑造的教育目标,还要结合不同思政课程的特点、不同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有意识地调动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在亲身体验中树信念。比如,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思政课程中蕴含的党史资源和学生的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创作“特殊思政课作业”,青年学生通过诵读红色经典、演绎党史微剧场、录制寻访红色足迹vlog、制作庆建党百年绘画、书法、建模作品等,将历史与现实相勾连、化抽象理论为鲜活事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信仰,使党史学习教育达到既走“新”又走“心”的效果。(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课题编号:2021GZGJ94;课程名称:以岭南文化为基础推进人文湾区建设>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思政实践   思政课   思政教育   党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