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从思想上探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寻现代化的思想进步,从价值上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时代性创新,从制度上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变革与制度保障。正是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性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形成了强大的思想指导、价值引领和制度保障,引领中国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
【关键词】现代化 社会主义 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发展过程,而是经历了从发展理念、价值取向和制度构建多维合一的思想探索和实践构建过程,是一个通过试错而不断探索、变革和创造的过程。
走出现代化思想误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中华民族在对现代化的认识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理解和探索过程。世界现代化如果从文艺复兴算起有7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英国工业革命算起也有200多年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我们才知道世界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水平并且正在走向全球化,我们被动地体验着现代化、认识着现代化。由于现代化伴随着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进入到中华民族的视野,所以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认识有很多误解,经历了一个由畏惧、追寻、脱离、误解到自觉追求的曲折的认识历程。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华民族有一种深沉的心态,那就是畏惧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我们努力地学习器物现代化,兴起了洋务运动,花巨资购买洋枪洋炮,组建了福建水师、北洋水师等,但是我们从骨子里仍然对现代化怀有畏惧和疑虑,长期没有把现代化看作一种进步,陷入到“现代化的围城”。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器物现代化,希望通过中国的器物现代化来抵御西方现代化。后来我们逐渐学科技、学教育、学管理等,但一直有一种追问,到底应当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误解。应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体和用之间是内在相关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一些先进思想家也产生了学习西方现代化的强烈愿望,其标志性事件是发动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五四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实际上是希望能够向西方学习现代化。当时一些思想家反思中国的国民性,一些学者甚至主张全盘西化,产生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发展之间的强烈对比和巨大反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强烈的愿望,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思想理论,也尝试进行探索,但是由于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陷入内战,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们基本顾不上搞现代化,经历了一个从畏惧现代化到追求现代化,再到脱离现代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有了搞现代化的强烈愿望。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经历长期的思想探索,追寻现代化和谋求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内心深处最基础、最根本、最深层、最重要、最持久的梦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以此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确立价值坐标
民族复兴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为深刻的思想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走与西方现代化相伴随的资本主义道路,而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数十年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的根本结论。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内在地结合起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完成的伟大时代使命,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具有中国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的根本。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与实践,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革命史和建设史,作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目标,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使得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了欧洲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在中国革命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直接指向了现代化,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周恩来提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任务,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客观来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追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遭遇了帝国主义的封锁,遇到了苏联修正主义的干扰,也曾经出现了一些思想失误,对现代化存在误解。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追寻和通过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反而使现代化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引起全国范围内一场哲学讨论,回归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论、辩证法、真理观和历史观,回归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更加合理地改变世界。由于从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上解决了问题,就有了思想解放,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中华民族内在的创造力前所未有地被激发出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就其进程而言,4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五个显著特点:第一,现代化的地位越来越高,它不再是一个策略性和局部性问题,而是一个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成为中国的总体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第二,现代化的范围越来越广。中国的现代化以极大的努力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第三,现代化的内容越来越多,从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拓展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而拓展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教育、军事、法治等所有领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四,现代化的层次越来越高,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制度体系、行为规范等,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获得了广泛发展。第五,现代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活力越来越大,发展动力越来越强,形成了一个加速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从每一个个体到整个民族,都形成极为强烈的追寻发展的迫切愿望。创新创造成为当代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精神气质和实践品格。思想解放带来了人的解放、民族的解放,也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而且这种创造力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越来越强烈,我们在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在改变世界、改变自我过程中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自觉。
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向世界学习,向现代化国家学习,可以说,只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无论是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民主政治、法治建设,甚至治理模式,我们都在全面的学习。通过对现代化的学习、研究、建设、探索、变革、创新,我们逐步加入到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工业、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进步。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不仅为中国社会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我国在一些领域逐步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接近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地,甚至在一些领域里成为世界文明高地。
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为现代化提供制度力量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我国形成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为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使之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同时又不断地加以变革和创新,使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指导思想而言,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真理,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工人阶级的国家领导阶级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将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内在结合起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保持制度稳定性。
基本制度包含了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各项制度根据各自的内容和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推进。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数十年的历程中不断加以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为现代化提供最广泛的政治基础。通过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使得各种政治力量能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革,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由原来的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得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多样化。这最大的特点是,我们并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彻底取消公有制,而是保留了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社会宏观发展发挥压舱石的重要作用。正是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才可以保证不管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有可以依赖的基本经济实力,不仅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还可以为应对各种风险提供足够强大的战略储备和经济基石。与此同时,我们通过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吸收引进了各种形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其中巨量外资引入中国,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理念、技术和管理等,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民营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活力,能够吸引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在这个分配体系中,劳动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资金可以得到相应的利润,技术可以入股参加分红,管理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等等。各种形式的生产要素都能够有机地融入到生产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从经济运行形式来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把计划与市场内在地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密码。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弊端是过于集中,缺乏活力,难以激发创造力,而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根据需要来决定生产、根据市场来决定交易等,使经济发展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但单一的市场经济仅仅依托于价值规律,也可能导致无序竞争,造成经济混乱,甚至引发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在于我们并没有放弃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而是把政府宏观调控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由此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并辅以政府合理宏观调控的模式。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我们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开始的辅助性作用到基础性作用再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依托于市场发展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了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内在结合起来的运行机制。比如,2021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正是通过把市场活力与政府善治内在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在传统的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只能以低水平意义上的公平优先,通过配给制方式保证大家都能得到最为必要而又有限的生活资料,这有利于保障社会的稳定,但却很难调动大众的积极性和促进社会快速发展。原来我们认为,计划经济以公平优先,市场经济就是以效率优先,但是简单地谈公平优先或者效率优先都是不够的。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生产和分配的多层次关系。在进一步发展中,我们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探讨第三次分配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并提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综上所述,思想、价值、制度三个方面构成了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方面和核心要素,其中,通过廓清思想迷雾和推进思想解放,为现代化建设构建起最为强大的主体性队伍,并激发出最强大的动力和活力;通过艰难曲折的价值选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则为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内在激荡、融为一体,将各种资源汇聚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造福中国人民,同时促进世界现代化进程,造福世界人民,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学院二级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驱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9ZDA11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欧阳康:《现代化的“围城”及其超越——兼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及其启示》,《求是学刊》,2003年第1期。
②欧阳康:《新时代社会认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演进逻辑及其当代价值》,《哲学研究》,2008年第10期。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2020年10月29日。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华网,2021年3月13日。
责编/银冰瑶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