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应有的历史厚度、现实依据、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即为世界文明丰富精神谱系、探索发展道路、描绘共同愿景。这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赓续,更是对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超越和创新。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的现代化,是与其他文明的现代化交流互鉴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赓续,更是对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超越和创新。
从西方文明观念与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观瞻中国式现代化
殖民主义和工业革命从欧洲走向世界的19世纪,文明观念问题曾经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欧洲人通过主导国际法制定和全球殖民体系,将世界各国划分为文明人的国家、不完全文明人的国家、野蛮人的国家和未开化人的国家,不同文明等级的国家分别具有国际法上的整全人格和非整全人格,并分别对应不同的国际法权利。欧洲列强不仅通过工业革命释放的巨大生产力人为将全球各国作出“文明”与“野蛮”之别,也通过知识生产和文化输出制造了“文明与进步”的知识和话语体系。后者通过人的观念传承和教育体系影响全球,更为深远和隐秘的是,以至殖民体系瓦解后西方文明观念都顽固存在于欧美文明以外的其他地区,并产生了诸多如“民主国家”、市场经济国家、自由化等一系列“文明国家”的话语变体。
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等著作再次引起学术界对文明问题的持久而巨大的争论。一方面,福山等认为随着冷战结束,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历史将终结于欧美的自由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亨廷顿则认为,冷战结束意味着意识形态斗争不再是国际冲突的根源,取而代之是文明差异及其不可避免的冲突。尽管二人在这两本书中的观点针锋相对,但立场都是维护西方价值观合法性和政治经济整体利益,强调所谓美国对全球秩序的领导责任。“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对外发动的多次战争似乎都带有“文明冲突”的影子,而且这些地区的形势因为美国等外部力量介入更加尖锐复杂,战后重建和难民问题更加激化了地区矛盾并引发局势动荡。2008年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国际金融秩序和全球经济合作,也客观宣告了新自由主义模式的破产,西方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的“文明”话语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和现实悬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作出了典范。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中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率先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人均国民总收入成功跨过1万美元大关。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从来没有侵略过其他任何国家,发展起来的中国更不会走西方国家全球扩张的老路,而是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但是西方国家不甘于国际话语权式微,使用自己的“文明”逻辑审视中国发展,将中国发展视为威胁和挑战,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将中国推动国际合作视做“地缘扩张”,并以政治小集团企图“围堵”中国,以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国际舆论场的意识形态对立再次凸显和日益尖锐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靠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零和游戏,既解决不了本国问题,更应对不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斗争形势,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努力扩大各国共同利益汇合点,为探索人类现代化文明多元实现路径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文明创新哲学基础
中国建设现代化的过程,既是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升的发展变迁,也是融入世界发展大潮、与世界各国命运与共的历史进程。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应有的历史厚度、现实依据、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注意到中国不仅逐步实现现代化,而且正以一种文明国家形态在国际社会大家庭中与各国和谐共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演绎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序曲,也印证了实现现代化的多元之路,对人类探索现代文明真谛具有重大的原创意义,对正在追寻现代化的世界其他国家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近现代西方文明观脱胎于世俗观念,但宗教信仰的心理机制仍然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心灵秩序。受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潮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西方国家把自身现代化路径视作人类社会进步的唯一客观真实来把握,并上升为社会发展的“文明真理”去信仰,在哲学基础上排斥了其他文明产生现代化观念的可能性。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是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探索现代化提供了一套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文明丰富精神谱系
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对世界的主宰不仅是疆域的占领和控制,更重要的是“思想殖民”和主体性扼杀。美国著名学者萨义德的“东方学”、美国新锐学者络德睦的“法律东方主义”等都是东方主体缺席下的有关东方的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经过筚路蓝缕、艰辛探索,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经过理论提升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由此完成“理论—实践”循环互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铸造主体精神,形成了包括建党精神在内的革命精神谱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归根结底是建立了一个屹立于东方的世界最大政党的主体自信和执政能力。“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觉自信的生动写照。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文明探索发展道路
现代化建设是系统工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进步的结果,各国历史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有别,相对优势各异,这就决定了建设现代化的路径千差万别,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和地位也不一样。中国经过长期艰辛探索,才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新时代,我们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通往民族复兴的规划总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也为丰富和完善人类探索现代文明、建立现代政党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文明提供实践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融入世界体系的过程,也是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过程。中国不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还通过粮食增产、出口和外援等多种方式促进了世界粮食安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其经济拉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和繁荣。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甚至超过50%,对全球贸易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恢复起到重要拉动作用。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二十国集团等机制促成多边合作。截至8月17日,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凭借自身体制优势和治理效能,率先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不仅保障了全球医疗物资的生产供应,也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8亿剂新冠疫苗,中国力量助力世界共渡难关。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文明描绘共同愿景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最大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立党百年为本国人民福祉接力奋斗,为世界人民福祉作出巨大贡献。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战以来的世界秩序面临深度调整,新的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人类文明将在新技术的影响下深刻变革。在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破解全球面对的和平、发展、治理、信任“四大赤字”。一是维护现行国际体系和多边机制,树立全球命运与共意识,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二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国际规则已经不得人心,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创新应该更多地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三是国际社会应该秉持风险共担精神,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风险和挑战,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都需要国际协作。四是坚持人类文明进步的总体方向,经历现代文明的洗礼,人类从各自的民族历史走向了全球融合和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阶段,各种文明都生发出不同形态但兼具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文明,“美美与共、各美其美”才是文明相处之道。同时,现代工业文明经历了环境之殇,支撑绿色发展的新科技更加成熟,人类完全可以走向与自然的和解之路,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实践中找到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比较法与欧盟法研究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文本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发展阶段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研究”(项目编号:21LLMLB01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②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22日。
③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7日。
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⑤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责编/张忠华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