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邢海晶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2日在北京开幕,本届服贸会的主题为“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展会内容设置上也突出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门设立了数字服务专区展。
进入21世纪,数字信息技术革命将人类送入了“数字化生存”状态,数字化技术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认知和沟通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全球资本主义在适应数字化生产方式变革而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中演进到了数字经济时代。而将数字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本主义链接在一起的是新生变量——数字劳动。我们在融入数字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探索将数字劳动导向发展数字生产力的应然向度,激活数字劳动变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用户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生产”了海量数字信息,其中孕育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应运而生的数字经济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数字经济被认为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中国在融入数字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探索将数字劳动导向发展数字生产力的应然向度。数字经济代表了不可逆转的历史大趋势,数字劳动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而充分激活数字劳动变量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字经济建设的积极效应,则需要在以下几个维度上进行实践探索:
第一,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激活数字劳动变量,推进科技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决定了中国能够在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中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在进行传统生产领域的数字化技术改造,提高数字劳动生产率,提升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竞争力,加快5G数字产业发展中,克服了资本在数字基础设施投资上的短视行为,国家主导投资并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从而赢得了数字通讯技术领域的相对优势,防止数字产业空心化趋势。再者,数字劳动力是数字劳动的主体,提高数字劳动力整体素质是激活数字劳动变量关键因素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民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教育结构改革等方面也展现出了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难以比拟的统筹协调优势。
第二,立足数字技术特性,秉持数字经济共享理念,以数字劳动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数字经济依托于网络数字技术而得以迅速发展。网络的互联、开放技术特性决定了数字经济的共享特征,其与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垄断难以兼容。所以,中国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性来限制数字资本剥削,推动数字资源共享,让数字产品回归数字劳动者,将数字劳动更有效地配置于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数字生产。在建构数字经济的共享实现方式中,国家政策和投资都应向互助式、公益性的网络平台倾斜,通过此类平台将网络使用者自愿无偿共享的数字劳动产品向网络空间免费开放,减少数字劳动被数字资本剥削的可能。对于从事数字劳动产品交易的盈利性网站,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引导数字劳动产品合理、有偿、有序用于商业用途,从而繁荣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劳动增进社会公共利益,通过社会智力资源凝聚为数字经济可持续繁荣提供坚实基础。非物质性的数字劳动本身就是社会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过程。开放互联的网络空间为数据共享提供了条件,社会智力资源在网络中以数字化的方式凝聚并以帕累托最优配置到数字劳动各环节,将为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智力资源支撑。
第三,为数字劳动市场长远繁荣和健康发展提供兼顾公平与活力的制度供给。数字劳动的价值需要在市场中实现,而数字劳动市场的长远繁荣需要活力,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平。数字产业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资本技术优势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市场独占地位,从而对资本、技术、数据资源、数字劳动市场形成垄断,制造数字寡头。数字寡头凭借垄断地位,褫夺弱势企业的正当利益,压制市场正常竞争,扭曲数字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直接影响着数字劳动市场长远繁荣。所以在数字劳动市场监管中,作为制度供给侧,国家应建立完善数字劳动市场的反垄断法规,保证数字技术优势企业的科技创新力与初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之间动态平衡,培育数字劳动市场长远繁荣。
经济大家谈 | 全面准确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