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想建党 > 正文

【七一论坛】努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七一论坛文章配图

【七一论坛】专题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云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在破坏旧世界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斗争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坚持文明性质的革命性

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结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为文明发展奠定了先进的社会制度基础。社会主义改造任务顺利完成之后,在科学而艰辛探索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终于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道路,而非其他道路,更不是“西化的”资本主义道路。我们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我们的改革开放始终反对走“邪路”。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独创的”道路,既非“传统的”道路,更非“外来的”道路。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我们的改革开放始终反对走“老路”,始终反对“邯郸学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代表着中国发展的“人间正道”。

从其内容和要求来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科学发展论的意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而且具有科学文明论的意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科学方向和世界文明持续发展的科学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文明新形态的制度依托和道路规定。

坚持文明构成的全面性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文明系统之全面构成的科学认识。改革开放初期,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要求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理念,将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在科学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又提出了社会文明的科学理念,并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寄予深厚期望。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这既是重大的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又是重大的文明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实现“五大文明”的全面提升,明确和完善了文明新形态的系统构成。

坚持文明发展的永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换言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是文明演进的主要阶段。农业文明以手工工具生产为标志,工业文明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信息文明以智能工具生产为标志。尽管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从基本国情来看,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的产业化任务尚未完全完成、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中后期阶段,这就是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方位。

从立足发展方位和缩小发展差距出发,我国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依序推进。将我国的发展水平和世界发展经验结合起来,我国现代化必须采用“并联式”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先进成果集成起来以加快推动实现现代化,实现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从现代文明向未来文明的演进。

鉴于西方现代化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出发,我们党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新四化”和绿色化,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地系统地融入到“新四化”当中,实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系统集成,这样,才能保证“新四化”、现代化、文明演进的持续性。而只有实现“新四化”和绿色化相统一的文明,才能开启文明新形态。这样,就明确了文明新形态的演进方向和演进条件。

坚持文明主体的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一过程就是造福全体中国人民的过程,就是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更上一层楼。无论如何,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明确了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明构成上坚持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在文明演进上坚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在价值目标上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昭示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性质、内容、走向和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