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小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中欧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愈挫愈勇的政治组织,具有脱离险境的神奇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血吸虫病、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玉树特大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了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智慧的巨大考验,夺取了抗灾救灾的伟大胜利。通过梳理历史上党对历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成功应对经验,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背后存在四大基因密码:
组织基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锤炼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强大能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实现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从而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大组织网络,具有非常强的组织动员能力,能够确保“一竿子插到底”,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迅速传达至最基层。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们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关键所在。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由各级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等共同构成的组织网络,可以整合各方力量资源,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形成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强有力“拳头”。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战胜一切风险和突发事件的“定海神针”。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核心,是为人民而执政的党。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党制定各种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都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同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同利益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因为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步调一致,能够迅速建立统一调动、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从而使重大突发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人心安定,迅速汇聚起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强大力量。我们之所以能成功应对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最根本的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党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安全风险,创造了许多抢险救灾、应急管理的奇迹,从而锤炼了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强大能力。第一,注重锤炼强大的风险防控能力。我们党注重把风险防控摆在突出位置,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第二,注重锤炼强大的应急准备能力。坚持强化底线思维,把“风险防住了没有、应急准备好了没有”作为履职尽责的检验标尺,把“时刻准备着”作为自觉追求。第三,注重锤炼强大的应急处置能力。注意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将应急管理的意识素养、政策水平、理论和实战能力提升放到重要位置。第四,注重锤炼强大的应急救援能力。注意打造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专业应急力量为协同、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第五,注重锤炼强大的灾后恢复重建能力。注意积极努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制度基因: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根本制度。在长期的突发事件应对实践中,已经充分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具体来说,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举国体制”优势。重大突发事件风险具有急难险重、任务量大、点多面广的特点,经常要进行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跨领域协调,从全国整体和大局出发,我们形成了具有强大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的中国特色举国体制,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汶川地震后,举国上下形成了全党动员、全军集结、全民行动的救灾局面,组织开展了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也彰显了举国体制优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运用总体性、全层次、多形式的举国体制抗击疫情,举全国之力全力应对,形成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第二,“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重要方面,在应对1998年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彰显、不断增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统筹运用综合国力,开展了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
第三,“对口支援”优势。对口支援,是我们在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指导下,探索出来的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方法、成功经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央决定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组织北京等18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什邡等18个市县,并先后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这是中国在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紧急启用对口支援政策。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中,我国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启用对口支援政策,建立甲流医疗救治省际对口支援机制,组织制定对口支援办法。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建立省际对口支援工作机制,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确定对口支援关系。
群众基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凝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人民群众成为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源泉?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依靠人民、凝聚磅礴伟力,是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力量源泉。
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筑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人民防线。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坚持社会共治,积极拓展人民群众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途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安全。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的主战场,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组织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一座座防控坚强堡垒,密布起一道道防控严密防线。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20世纪50年代开始持之以恒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挥“赤脚医生”和中医药的独特作用,领导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消灭血吸虫病、麻风病、疟疾、鼠疫、霍乱等传染性疾病的人民战争,取得疫病防治的历史性成就。毛泽东同志认为,疫病防治是一场战争,强调要统筹协调,实行“三者结合”的防治策略,即“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党组织是领导保证,科学家是关键,人民群众是主力军,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打赢疫病防治战。
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一切依靠人民、凝聚磅礴伟力,打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人民战争。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其强大动力来自人民群众,其深厚基础也在人民群众之中。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打赢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有无穷伟力,要把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彰显出鲜明的人民立场和为民情怀。
精神基因:忧患意识、斗争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为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激发巨大潜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精神基因,主要体现在忧患意识、斗争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等激发的巨大潜能。
第一,常怀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第二,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无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还是维护国家安全,都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
第三,注重激发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巨大潜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碧血丹心、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顾全大局、命运与共”的集体主义精神、“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崇尚法治、尊重科学”的社会主义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担当精神,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充分展示了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内核、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守望相助的共同体意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诠释了凝聚中华民族磅礴伟力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