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楠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相统一的发展过程,是百年大党不断探索的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从逻辑理路的视阈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揭示其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有助于增强“四个自信”,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历史逻辑:是百年大党不断探索中国道路得出的历史结论与经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探索中形成的。历史地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大革命的失败,结合我国实际,开创性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现实国情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造性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坚持自力更生、不断探寻“适合自己的路”,在曲折探索中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了前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由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并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探索“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赓续奋斗的产物。
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论断并不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简单机械叠加,而是来源于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在的理论逻辑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本质上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性质使其从根本上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之路。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实践相结合。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结合国际国内现实状况,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普遍规律的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规律为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为真理力量,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并在此基础上,遵循人民至上理念,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旨归,而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特征。
实践逻辑: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根本道路遵循
任何理论或科学论断的形成与发展均深刻根植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具体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科学论断的形成,就是来源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同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道路遵循。
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政治建设上,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人民民主政治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上,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动实现劳动与资本的和谐统一;在文化建设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协调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持续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上,要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向新台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机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拒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对外交往上,要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持续展现大国风采与大国担当。
价值逻辑:是可资借鉴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之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升华与实践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超越了国界,它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的价值逻辑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西方现代化文明以追求资本、追求利润为原则,奉行霸权主义路线;对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追求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之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之路。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接续奋斗,逐步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冲击了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西方现代化模式,颠覆了“西方文明等同于现代文明”的狭隘认知。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后发国家步入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减贫奇迹,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依赖,引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为后发国家摆脱贫困、步入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是百年大党不断探索中国道路得出的历史结论与经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根本遵循,是可资借鉴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之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