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想建党 > 正文

【七一论坛】新征程上实现文化强国的密钥

七一论坛文章配图

【七一论坛】专题

作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付秀荣,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于生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两个相结合”的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两个相结合”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密码,也是新征程上实现文化强国的密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密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个时期,并围绕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史任务次第展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围绕“救国”这一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结合的总基调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为世界文明作出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但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如何救亡图存,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始终围绕的核心问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给发生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新文化运动输入了崭新的文化力量。在“科玄论战”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派不仅是终结科玄之争的文化流派,而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使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生长点。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有了更广阔的政治和文化舞台,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开启了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找到了更多的契合点,进而凝聚成共同的反帝反封、救亡图存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围绕“兴国”这一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结合的总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复杂,中国国内经济凋零、百业待兴。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如何才能用社会主义文化改造国民性,如何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这是此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因此,在这个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表达了中国共产党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初心使命。总的来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没有变。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围绕“富国”这一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结合的新内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勇气和精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此时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号召,起到了移风易俗、更新社会风气的社会功效,同时,这一号召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修身养德、见贤思齐、仁爱诚信、精忠报国等优良风尚,又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对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围绕着“富国”目标,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新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内涵。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诸多观念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我们对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强国”这一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结合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同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结合的新境界。

一是抓住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提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所在,中国共产党明确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二是将民族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提升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强调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将其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三是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中国价值、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以文化的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发展,实现文化强国。

四是主张“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倡导不同文明间相互尊重,以“和而不同”的精神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种新发展使中华文化再次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精粹,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双向”激活与共同发展。新的程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向新阶段、实现新发展。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