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共享新机遇,赓续命运共同体精神

网评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致贺信。信中指出,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双方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成为亚太区域最具活力的合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双方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此次活动主题是“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东盟30年的携手同行中实现了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踏上合作共赢“快车道”。战略合作使得双方11国20亿人民在真正享受巨大利益与福祉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亚洲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成为引领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站在新的历史关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蹄疾步稳深化团结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坚持聚同化异,战略互信开启共赢新格局。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相互信任既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前提,也是国与国共同发展的基础。中国在“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指导下将两地区发展思路深度融合、凝聚共识,从建立构想到谈判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仅用了十年时间;我国倡导的“双轨思路”开启合作安全新理念,极大推动了地区间在包容理解的基础上相互支持,在重大经济合作中力排外扰,在政治互信中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充分说明,战略互信、政治互信是保持和深化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特别是当今新冠疫情、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只有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视角进一步增进彼此互信,才是破解信任赤字,深化双方团结合作意愿,建成紧密共同体的关键因素。

抓牢重大机遇,数字经济催生发展新动能。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作为全球化与地区合作的受益者,中国在合作中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新发展机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下为东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合作开拓大市场、为区域经济合作注入发展新动能。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新冠疫情的考验与淬炼中得到升华,各国在防疫物资运输、疫苗研发、经验分享中传递国际互助正能量。虽然疫情蔓延放缓了东盟各国经济发展速度,但数字经济的“起飞”为各国带来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经济也迎来新的机遇期。中国和东盟双方媒体、政治、经济等领域利用线上“云外交”进行常态化交流,今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的开幕更是为智慧城市、跨境电商、远程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等领域筑起新合作平台。要以大数据为支撑,在疫情联防联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远程教育创新中实现更广泛、更深层、更高水平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架起民心桥梁,文化交流吹响合作新号角。情感的力量最深沉而持久,提升国家之间战略互信要从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互信互敬做起。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我国提倡通过与各国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消除地缘隔阂,以文明互鉴搭建交流桥梁。中国和东盟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天然的纽带让各国在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价值观认同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交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推器,随着中国与东盟间文化共商共建共享合作空间日益拓展,新闻服务、出版发行、文艺影视等文化产业领域合作占比不断扩大、渠道日渐通畅,“文化走亲”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形式。在当前数字化大趋势下,“数字文化”逐渐成为高频词汇,要充分发挥“文化+互联网”优势,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化合作,方能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提升民众对命运共同体的认可度和参与度,进而夯实中国与东盟战略互信的民情民意地基。(作者:甄红博)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中国东盟   合作共赢   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