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中国企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商品出口、招商引资、“三来一补”、技术合作、对外投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企业并购等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方式,逐渐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化布局与运营的企业。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大致经历了起步、过渡、迅猛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四个阶段。从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开始,中国企业在总结吸收以往海外投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入国际化经营的理性投资阶段。中国企业在继续拓展与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与地区传统经济联系的同时,充分利用中国多年积累的强大资源开发、制造业生产与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市场规模与资本实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整体的经济联系,同时进一步密切与欧洲国家的经济联系。通过建设发达的交通网络,开拓资源与市场等多种方式,中国企业与海外合作伙伴、社区等多方实现共赢,也逐步探索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发展之路。
一是积极探索本地化运营。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准确掌握对象国的政治、社会局势,在进入新的文化情境时,企业通过提前了解当地制度,包括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和文化习俗等非正式制度,更好地融入当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后常面临外籍员工和高管的管理与融合问题,但在实践中,通过制定相关的工作管理制度,提供培训、组织文体活动、邀请优秀员工和高管到中国参加工作和表彰会议等多种手段,企业逐步摸索出一条弥合文化差异、提升员工整体水平的路子。
二是中外企业通过“合作共生”实现双赢。在海外建厂或投资海外企业后,不少中国企业通过统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采购、生产运营和订单管理等方式,有效整合不同工厂业务和运营,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一些中国企业并购境外企业后,尽管在当地的生产成本高于中国,但为建立信任关系,充分支持在当地扩大产能,并在国内项目的建设中引入境外并购企业的技术与管理知识,整合生产工艺,赢得多方好评。
三是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实现民心相通。中国企业在建立海外基地之后,更加重视在当地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现实中,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当地建立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为更多企业搭建平台;投资建立医院、学校、图书馆、道路、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方便社区生活;提供敬老与社会福利,援助灾民;帮村民建立中小企业和工厂;提供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等。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在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多年来,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将中国文化和责任观带到境外,在企业经营管理、投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探索本土化运营,在环保和医疗等公益事业方面积极投入,通过“合作共生”实现双赢,体现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历史情感与文化情怀,也将进一步促进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