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自嘲、颓废生活方式等为特征的“丧文化”在部分青年群体中流行,给青年的思想行为带来负面影响。青年群体规则意识和质疑精神并存、科学意识与志愿精神相依,这为透视“丧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此,可以“丧文化”的流行为契机,重视青年的诉求,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青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力量。
【关键词】“丧文化” 青年亚文化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丧文化”是近年来主要流行于“90后”青年群体中的一种亚文化现象。2016年以“葛优瘫”系列表情包为代表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以“今天不开心没关系,反正明天也不会好过”“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不知道什么叫绝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等语录、表情包、漫画和影视创作为载体,经过市场营销的推波助澜,“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兴起,对青年群体的思维、情感表达与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丧文化”的透视:个人主义的价值虚无
“丧”字在现代汉语中有“丢掉、失去”与“情绪低落、倒霉”两种语义,“丧文化”表达了一种丧失感与抑郁、悲观情绪交织的心理状态。虽然“丧文化”的网络传播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流动性与不确定性,但从年龄范围来看主要以“90后”青年群体为主。透视“丧文化”现象既要聚焦个体特征、关注社会环境,还应考察个人和社会层面的交互影响,涉及社会文化、青年群体心理特征、新媒体技术等因素。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的“共同体与社会”理论,为审视现代社会与青年个人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永恒的“两维视角”。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超越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复杂体系,由于劳动分工不同,每个人实际上都不自觉地被固定在形形色色的角色和位置之中。人类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个人主义文化正日益盛行,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特性、独立性和选择性,在陌生人社会里,一些青年人沉浸在一种自由且孤独的状态。从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来看,“90后”青年群体这一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亲密感与孤独感,青年人渴望并努力将自己的同一性与其他人的同一性融合起来。沉迷“丧文化”的青年会通过与具有类似感受的其他成员进行平行社会比较,产生群体认同并提升自尊心与归属感。另一方面,虽然生活在自身不能左右且受制于其决定和约束的功能体系里,我们又试图寻找一种认同的对象和空间,寻找文化认同、心灵归宿和空间意义。通过“丧文化”的联结,青年人感受到相对一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巧妙地以自我贬低、恶搞、无厘头、拼接等“群体性自嘲”的方式来对传统价值进行消解,通过解构主导价值来争取群体生存空间和自我认同。
“90后”青年群体成长于社会转型和社会价值观念急剧变迁的时代,社会变迁带来青年群体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知、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侈谈理想、价值虚无、意义丧失成为一部分青年人的生存写照。感官快乐触手可及、短暂满足后难免落入空虚,和意义结合、基于价值体验的真正快乐由于阈限的提高显得太过繁琐和冗长。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基本心理需要受挫会导致内部动机的降低,而低内部动机又会增加个体的压力和疲劳感。正如美国学者艾伯特·科恩的“问题解决”理论所认为的,青年群体感受到需要受阻带来的挫败感、失控感以及失落、沮丧、焦虑和绝望等情绪,为了免受需要受阻所带来的伤害,青年的解决办法就是拒绝和反抗。为了解决“不努力的愧疚感”“努力了也没成功的悲愤感”“成功了又觉得毫无意义的虚无感”,“丧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消解所有的意义,体现出一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虚无,并通过自我“污名化”争取表达丧、懒惰、脆弱的权利。
“丧文化”的解构:公共危机下的群体觉醒
“丧文化”本身具有解构性,其解构功能有两面性。一方面,“丧文化”对社会价值资本化的解构具有积极意义。德裔美籍学者马尔库塞提醒现代人,在正常的社会中人应具有两个向度,一个是勇猛精进的发展向度,一个是正本清源的批判向度。但是,随着工业体系的发达市场逻辑的盛行,现代社会塑造了“单向度的人”。人因为过度依赖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而丧失了对现实的批判力和对未来的想象力。“丧文化”的出现,就是对“单向度的人”的反思与批判,当代青年借助于自我贬低和自我放弃来消解一元价值。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丧文化”也在有意无意地解构社会核心价值,将自我认同建立在个人主义的虚无根基之上。自由主义者认为道德和规则都是暂时的,好与坏的选择并无客观标准,除了个人自由选择之外别无其他依据,因此自由主义的终极归宿是虚无。此外,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对青年思想意识造成负面影响,“丧文化”现象也包含了值得担忧和警惕的因素。个别媒体在青年思想意识引领方面的失语甚至误导,给解构崇高和消解深度提供了发言契机。当崇高被解构、传统不被尊重、未来无法把握,剩下的只有麻木和颓废,只有娱乐和讽刺带来的短暂而廉价的快感。
在重大公共危机下,为“解构”而生的“丧文化”,自身也被解构了。中国社会有一种特有的秉性,那就是绝对的个人主义自始至终都没有成为社会的根基。当每个人的生命都面临着同样的考验,为了自我营救,中国社会即刻进入高度组织化、规范化状态,每一个个体都切身体会到自己生活在同气连枝的联合体中,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流行病学的观点认为,疾病的流行会导致集体主义的上升。当社会被置放在一个共同的生活场景当中,阶层、消费、物质都失去了区分意义,个人主义也失去了存在语境。在此状态下,青年群体自然会抛却个人主义思维,积极理性地分析和传播信息,认真负责地践行与守护规则。长期的“个体化生存模式”,让青年更能主动适应抗疫时期的隔离措施;对“网络化生活”的熟悉度和在线表达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抗疫时期可靠的信息传播源。
“丧文化”的反转:价值观引导的创新契机
对“丧文化”的辩证思考,让我们意识到青年亚文化是青年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对主流文化的一种防范性适应,在本质上并未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带有抵触情绪。我们需要能“乱而取之”的人才,他们理解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和力量,能够对当今的挑战作出成熟且具有建设性的反应。我们应基于“丧文化”中青年人所展现出来的规则意识和质疑精神并存、科学意识和志愿精神相依,并以此为契机赋予思想教育新的时代内涵,理解青年诉求,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实现青年群体“丧”与“燃”的转化。
英国学者赫伯迪格的研究表明,若要对亚文化的表达方式进行整合,主要有商品的方式和意识形态两种方法。一方面,“丧文化”的出现反映出当代青年富有创造力与想象力、勇于自嘲、善于利用互联网等特点,如果这些特质能够得到正确引导和积极发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丧文化”所带来的隐性危害,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壮大互联网经济。在倡导、推广主流文化的同时,应该意识到青年亚文化并不会形成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力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积极的、活跃的、充满创意的因素,社会应对此予以肯定和鼓励,可投资购买服务,将其变成创新创业的鲜活元素,促进文化产品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从根本上消解精神世界的娱乐性和商品性。另一方面,可以用主流文化的价值符号对“丧文化”进行阐释,或者构建青年人的话语体系,积极探索主流文化与“丧文化”的交流融合之路。当代青年对于新文化、新观念的接受度较高,在价值判断与思想观念上都形成了独特多元的风格。例如,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修建过程在网络上全程直播,广大青年在积极观看的同时,还为施工现场的各种设备取了诸如“呕泥酱”(混凝土搅拌车)、“多尔衮”(压路机)、“送高宗”(高层吊车)、“白居易”(白色板房)等极具时代特点的昵称,媒体顺势采取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这些昵称为各种施工设备设立了“助力榜”,赢得一片掌声,在线观看人数超过了3000万。为此,要善于深挖现实素材,利用抗疫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案例,在为社会注入正能量的同时,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对于青年而言,“丧文化”中有“丧而不颓”的内核特征,“90后”青年群体维护国家利益、积极投身抗疫,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基于对祖国的深刻情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是一致的。要以此为契机,科学引导青年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思维、情感认同与行为方式。一方面,人们对价值观的认同主要有两种方式:合理性认同与道义性认同,道义性认同是人民所体会到的国家对社会资源与公共利益公正分配。青年亚文化反映的是当代青年群体生活压力较大、竞争残酷的现实,可不断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给予青年更多的上升渠道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从价值观内化的角度来看,已有的神经反应证据表明,当某种价值观是基于道义主义的绝对规则来进行认知建构的,或与自我概念在表征上存在一致性时,其更倾向于保持稳定的状态。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历了青年个体的内化,纳入自我概念并成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青年个体才可能遵循道义原则而非功利原则来建构,将其作为是与非的绝对规则自动加工而非利弊权衡,进而产生坚守信仰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以“丧文化”的流行为契机,科学、理性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广大青年在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力量。
(作者均为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重庆市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注: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建设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020WT32)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20年度基金项目“大学生‘丧文化’的本质与矫正”(项目编号:2020B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刘建军:《论中国社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②李彩娜、马田雨、张豪:《社交网络中的社会比较:研究现状及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③李培林等:《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④吴才智、荣硕等:《基本心理需要及其满足》,《心理科学进展》,2018年第6期。
⑤任翔:《青年亚文化与价值冲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第6期。
⑥黄汀:《从价值冲突到价值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解读》,《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⑦[美]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⑧江畅:《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与道义性社会认同》,《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⑨岳童、黄希庭等:《价值观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心理科学进展》,2020年第12期。
责编/银冰瑶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