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以新思维走出乡村振兴新未来

网评

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作为党员干部,工作中要立足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好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把实事办到田间地头,让党的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坚定信仰、站稳立场”的责任心筑牢“三农”根基,走出乡村振兴“新未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站稳人民立场,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站稳人民立场,是党百年辉煌历史的深刻启迪,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代彰显,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现在,新征程新阶段已经开启,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面对伟大成就与无上光荣,党员干部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本色,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坚决贯彻落实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启迪智慧、科学规划”的新思维夯实“三农”工作,走出乡村振兴“新未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结合乡村发展实际,积极学习借鉴、认真梳理研究,从政策、措施、机制等方面入手,突出亮点,提出乡村振兴的创新做法。要激活农村现有资源要素,丰富农文旅融合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鼓励外出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奋力推进乡村人才大汇聚,主动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紧扣乡村振兴积极献计出力,努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要让乡村美起来,旅游旺起来,实现鸟鸣声声,满山青翠,就须扎实开展好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要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深入推进矿山复绿、农村庭院整治、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取材,打造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富美乡村。要做到这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须理清思路,用好资源资本,立足实际,一体化推进“六大行动”,把“五大振兴”工程落到实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业则业,宜果则果,美化人居环境;要在乡村田园上重点发展富民产业,带富一方山水,要积极探索机制体制,推进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创建整洁家庭。要在田园屋舍上做文章,不光要建成宜居民房,还要让农房变旅游客房、避暑客房,突出风貌管控,做好美化、净化、亮化,打造生态美、农民富的乡愁记忆村寨。

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党员干部,要努力让群众生活在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新时代新环境里,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者:张凝 贵阳市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乡村振兴   中国农民丰收节   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