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时间:2021年4月1日—2021年4月11日。
调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网络问卷进行调查。
样本构成: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994份。男性受访者占53.2%,女性受访者占46.8%。样本年龄覆盖全部人口,18岁以下受访者占2.8%,18—25岁受访者占32.5%,26—35岁受访者占37.6%,36—45岁受访者占16.9%,46—60岁受访者占9.2%,61岁及以上受访者占1.0%。受访者学历情况为:初中及以下占4.3%,高中/职高/技校/中专占14.6%,大专占17.1%,本科占47.9%,硕博研究生占16.1%。
主要发现:
· 在公众的整体认知、态度与行为方面,绝大多数公众认可科技与科普的价值和意义;超九成的公众认为科技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主要是积极影响;公众主动了解科技知识的原因多为科学传播的信息覆盖面较广;公众最关注的科技话题为食品安全和医学健康,获取科技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为移动社交媒体和移动资讯平台。
· 在公众信任度和参与意愿方面,公众对政府机构发布的科技内容最为信任,自媒体虽然是公众了解科技内容的重要渠道,但公众对其信任程度并不高;当前公众的参与意识较为浓厚,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需要加强宣传引导。
· 在科普主体实践及效果评价方面,超九成受访者在一年内到访过科普场馆;超九成的公众认同在社区中接触到的科普服务对生活有用;最受公众欢迎的科普产品为科普网络资讯服务;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媒体报道的科普内容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大部分公众认可现有科学家提供信息的丰富性,但仍期待更多科学家能够面向公众做科普。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构建新发展格局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其中,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直面我国科技发展长期存在的难点、堵点。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任务依然紧迫而艰巨。2016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指示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以及支撑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省识当前科普生态的整体运行状况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步骤。科普生态是各类科普事业的参与主体通过良性完备的机制,实现高效协同、开放共享、共建共赢,以推动科普工作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的复杂体系,是一个地区通过科学普及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一个良性的科普生态应当具有主体多元、系统完备、规范高效、活力充盈等特点。
公众如何评价科技和科普的价值作用,对获知科技内容的各种渠道信任度如何,对当前科普工作的实践及效果如何评价?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中国科普研究所发起联合调查,旨在了解当前科普生态,为加快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供参考依据。
公众的整体认知、态度与行为
在科普生态体系中,科普的价值是评估科普环境层的重要指标,即在全社会实现科技与科普的价值引领,是营造良好科普环境的重要前提。而了解公众对科技、科普的整体认知、态度与行为是探知价值引领实现与否的重要切口。
在公众认知方面,超九成的公众认为科技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主要是积极影响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科学技术一直是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经过三次科技革命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光辉的现代工业文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势不可挡,一系列新技术的兴起,使科学技术呈现出爆炸式的跨越发展,引发社会生产、生活结构“革命”式的创新与颠覆,使世界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公众认可科技、科普的价值和意义。超九成的公众认为“科技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主要是积极影响”(95.7%)。从科普对个人的作用来看,69.9%的受访者认为了解科技内容在个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26.7%的受访者认为了解科技内容“比较重要”。
在公众态度方面,公众主动了解科技知识的原因多为科学传播的信息覆盖面较广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科普内容投放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通过设置题目“您接触或了解科技知识或内容的原因是什么”侧面调查了公众对于科技知识的获取态度。结果显示,超六成的公众认为接受科普的动因是“科学内容随处可见,耳濡目染”(60.7%);近六成公众是因为“偶然听到或看到相关内容感到好奇,想进一步了解”(59.6%);近半数公众表示了解科技内容是缘于“兴趣爱好”(49.7%)。
交叉分析结果显示,体制内受访者相较其他群体更多会因为工作生活需要主动查询科技知识。出于兴趣爱好了解科技知识或内容的公众拥有更为积极的科技认知,表现在该群体既认可科技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又认可科普对日常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公众行为方面,最受关注的科技内容是食品安全和医学健康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六成的公众关注“食品安全”(69.1%)、“医学健康”(65.9%)与“计算机、互联网”(61.2%)方面的话题。超四成的公众关注“生态保护”(45.2%),公众也比较关注“社会科学”(37.2%)、“经济金融”(31.5%)与“军事战争”(30.4%)话题。“天文地理”与“动物植物”两方面的话题关注的人数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23.4%与16.4%,如图1所示。还有部分公众比较关注基础研究进展,涵盖数理化各学科;部分公众较为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信息,例如机械制造、通信技术等;部分公众偏好了解科学精神相关的内容,例如“工匠精神”等。
从性别来看,男女两性科技话题偏好呈现差异。在“食品安全”“医学健康”话题上,关注的女性占比分别高出男性19.1%与8.4%;而在“计算机、互联网”话题上,关注的男性占比高出女性17.6%。从年龄来看,越是年轻对“计算机、互联网”的关注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公众对“医学健康”“生态保护”的关注逐渐增多。
在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方面,通过移动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了解科技知识成为公众的首选,占比达到86.2%;其次为移动资讯平台(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占比为65.4%;选择传统信息获取路径,如图书、报刊杂志及有线电视,也成为近半数受访者的选择,其占比分别为51.3%、46.5%与43.5%;通过亲朋好友了解科技知识及科技话题的人数占比为13.1%。调查中,不少受访者表示对中国大学慕课(开放在线课程)、知乎(问答社区和原创内容平台)、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印象深刻;还有部分受访者提及自己有定期关注讲座、核心期刊、头部公司最新产品与研报的习惯。
公众信任度和公众参与意愿
在价值引领的基础之上,活力充盈的科普生态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而公众信任度又是公众参与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公众对政府机构发布的科技内容最为信任,自媒体虽然是公众了解科技内容的重要渠道,但公众对其信任程度并不高
调查中使用五级量表测量公众对各种渠道的信任程度,其中,1分表示完全不信任, 3分表示不确定,5分表示完全信任,分数越高,表示信任度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政府机构发布的科技内容最为信任,得分4.46分;其次是科研机构,得分4.36分。上述两种获知渠道公众信任度占比均超过90%(政府机构为94.7%,科研机构为94.1%)。专业媒体报道、专家公开表达的科技内容分别排列第三、第四,得分3.95分、3.94分,公众信任度占比为79.6%与76.9%。其后依次是企业发布的(3.61分)、周围人大多数都认同的(3.31分)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说的(3.17分)科技内容。学历差异体现为,硕博研究生较其他学历人群对所有渠道的科技内容均表示出更低的信任度。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其他渠道,公众对自媒体发布的科技内容信任度最低。自媒体发布的科技内容信任度得分为3.08分,对其表达信任的公众占比仅为28.7%。如何提高获知渠道覆盖率的同时,增强公众的信任度,成为良性科普生态营造的一大难点。
当前公众的参与意识较为浓厚,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需要加强宣传引导
当公众被问及“如果您生活区周围要建设大型科技设施,您愿意参与面向居民进行的意见征询吗”,超九成公众表示“愿意参与意见征询”(93.8%),而有6.2% 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参与意见征询”。问及原因,超半数受访者认为参与途径不明确(52.2%)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参与(52.2%);其次,37.7%的受访者质疑征询活动本身的真实性及有效性,觉得自己的意见没人听;还有部分公众是出于不关心(18.8%),所以拒绝参与。这一调查结论也为未来展开更广泛的公众参与活动提供了有益参考。
公众眼中的科普主体实践及效果评价
科普生态体系的核心层是多元的科普主体,支持层是完备的科普机制。为保证科普生态系统完备、运行机制规范高效,测度当前各社会主体具有代表性的科普实践达到了怎样的效果,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超九成受访者在一年内到访过科普场馆,公共图书馆、科技馆是公众的最主要选择
科普场馆作为科普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推动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发科普场馆的运行活力是构建良好科普生态的社会环境要件中一项基础性工作。调查结果显示,92.3%的公众在最近一年内去过具有科普性质的场所。
在所有列举的科普场馆中,公众到访频次排名前四位分别为:“公共图书馆”(61.2%)、“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56.4%)、“动植物馆、水族馆、海洋馆”(50.2%)与“自然博物馆”(48.0%);“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占比32.5%,排名第五;另有超两成的公众,在一年内去过“街道、社区的科普活动室(科普e站)”(23.7%)与“工、农业生产示范园区”(23.5%);仍有7.7%的公众表示“以上场所都没去过”。
超两成受访者不知道自己的日常居住地是否有科普场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公众对科普场馆的兴趣较低。有12.2%的公众表示“我没有兴趣去那些场所”,在行为上表现为在近一年内没有去过任何带有科普性质的场所(82.6%)。这也说明了未来激发科普场馆的运行活力在宣传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44.1%的公众表示自己的日常居住地附近没有调查中所列举的各类科普场所。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近一年内,住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地级市的公众去过科普场所的比率远远高于住在县级市与乡镇村的居民;住在东中部地区的居民去过科普场所的比率远远高于住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居民。这一调查结果与我国科学素质建设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形成映射。
52.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去科普场所并不方便,主要表现为距离远、开放时间短、难预约等。由此可见,科普场馆的布局不仅需要统筹平衡,其相关配套也应及时跟进。
超九成的公众认同“在社区中接触到的科普服务”对生活有用
社区是我国基层社会的“细胞单元”,同时也是服务公众的“最后一公里”。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是加强我国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认为在社区中接触到的科普服务对生活“非常有用”(50.8%);四成受访者认为在社区中接触到的科普服务对生活“有一些作用”;认为“没有作用”以及“不知道是否有用”的公众占比分别为4.5%与4.7%。
社区的科普服务仍有提升空间,其中超过20%的受访者在进行具体的科普服务评价时表示“不清楚”。超四成的公众表示,自己所在的社区“科普设施简陋、陈旧”(47.6%),“科普活动单一枯燥”(41.8%),“科普活动宣传做得不是很好”(41.1%)。分别有20.6%、24.2%与23.4%的公众表示自己出于不了解无法对所在的社区的“科普设施”“科普活动”“科普宣传”进行效果评价。
新发展阶段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要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图书馆、社区书苑、社区大学等平台拓展科普服务功能。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公众科学日等活动,强化社区科普功能,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
最受公众欢迎的科普产品是“科普网络资讯服务”
本次调查通过公众使用各类科普产品、内容的频率来了解哪一类科普产品、内容最受欢迎。其中,1分表示从未使用过,2分表示偶尔用,3分表示经常用,分数越高,表示使用频率越高,该科普产品、内容越受欢迎。调查结果显示,“科普网络资讯服务(各种客户端)”位居六类产品、内容之首,得分为2.67分,其中近七成的公众都表示经常使用科普网络资讯服务(69.8%)
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科普影视作品、宣传片”(2.52分)与“科普图书”(2.47分),有超五成的公众表示经常收看科普影视作品、宣传片(55.6%)、阅读科普图书(51.0%);其后依次是“科普浏览参观服务”(2.21分)与“科普游戏”(2.06分);“科普玩具”排在最后,得分仅为1.84分,32.1%的公众表示从未使用过科普玩具。公众的学历水平与科普图书阅读频率成正相关,公众的学历水平越高,其接触科普图书的频率就越高。
公众对科普市场的产品供给满意度相对较高,但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问及公众“对目前市场上的科普产品及内容的现状评价”时,均有超半数受访公众认为,“基本能在市面上找到想要的科普产品”(61.2%),“接触的科普内容大都不是晦涩、枯燥、无趣的”(56.6%)。
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媒体报道的科普内容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字社会建设。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公众认为媒体报道的科普内容能够满足其日常生活需要(78.2%)。但仍有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媒体中的科普内容不太能满足日常需求。
超七成公众认为当前媒体中的科学相关的谣言过多。从丰富度、权威性以及真实性三个方面调查公众对当前科普媒体报道的评价,结果显示,虽然有超半数公众认可当前“媒体中的科学内容很丰富”(57.0%),但同时65.2%的公众认为,媒体中信息过于繁杂,不利于人们找到权威准确的科学信息;更有75.0%的公众认为,当前的媒体环境中科学相关的谣言过多。因此,应加快肃清媒体中的伪科学、伪科普内容,着力营造更高质量的信息环境。
大部分公众认可现有科学家提供信息的丰富性,但仍期待有更多科学家能够面向公众做科普
科学家是科普的主力军。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应当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应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调查中发现,在内容方面,64.2%的公众认为,“在医疗、健康等领域,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信息”;在渠道方面,近半数公众认为“很多科学家善于利用新媒体传播科学信息”(49.6%),借助新媒体传播信息逐渐成为科学家的选择。
近六成的公众认为,做科普是科学家必须履行的义务(59.8%),但与此同时,62.2%的公众认为“现在面向公众做科普的科学家不多”,期待未来能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科学家更从容、更积极的走上科普讲坛。
【本文系2020年度中国科普研究所委托合作项目“科普生态体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0106EZP070)的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人民智库高级研究员 石晶】
【执笔:中国科普研究所政策研究室 尚甲,人民智库研究员 李思琪、张凡】
责编:程静静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