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复兴航船行稳致远的安全保障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不仅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诸多因素的内在驱动,也取决于当代中国为民族复兴提供的安全保障:党的执政安全为民族复兴提供根本保障;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民族复兴提供安全指导;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民族复兴提供安全路径;大安全格局的构建为民族复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民族复兴战略机遇期提供保障。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体国家安全观 大安全格局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百年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势何以不可逆转、不可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以实现?不仅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国家的发展动能、社会的治理效能、民族的期盼与梦想等因素的内在驱动,也取决于当代中国为民族复兴提供的安全保障。

党的执政安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历史进程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饱受屈辱的历史,解决了近代以来其他任何政治力量未能解决的问题,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格局,使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与繁荣,实现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入“强起来”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这不仅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当今中国,没有任何其他政党能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只有且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稳固和执政安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不可逆转历史进程的根本保障。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安全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标志着新时代维护和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工作有了系统的指导思想,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安全保障提供了理论指导。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维护国家安全思想的继承与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关注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先后形成了“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对内保障国家政权”“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保安全”“既关注传统安全又关注非传统安全”“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和观念。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不仅是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和观念的坚持与继承,也是对国家安全思想和观念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的理论创新。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是对已有的国家安全思想与观念的坚持和继承,而且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问题认知的深入和升华。首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源于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最新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述中指出,“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促使国家安全观念随之发生变化。其次,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特征。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统筹十个领域安全以及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论述,体现了党对国家安全认知的系统思维和总体视野。最后,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情怀。“人民安全”的核心价值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人民情怀;“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关切;这共同体现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先进性和普世性。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不断发展的开放型国家安全思想体系。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一系列论述持续不断地拓展、丰富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党的基本方略时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上升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标志着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的明确阐述,标志着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进一步升华,即国家安全最终要归结到人民安全和人民利益上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统筹发展和安全”问题做出新的阐释:“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统筹发展和安全,就是发展问题必须由安全来保障,安全问题必须由发展来实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国泰民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国家安全治理是涵盖国家所有方面、所有领域、所有层级的系统工程。

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深刻而现实的思想渊源,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先进性以及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性。由此,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是指导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实践的总纲领,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安全指导。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安全路径

在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时,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保障和实现中国国家安全的逻辑路径,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一逻辑路径明确阐述了国家安全的目的(价值)、根本、基础、条件和环境;深刻阐明了国家安全为了谁、依靠谁、需要谁等问题。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条可靠的安全路径,其中每一个安全要素都是民族复兴进程中所不可或缺的。

人民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人民是民族复兴的主体,更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目的和价值,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动力来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期盼和希望。只有为了人民的安全和利益而奋斗,只有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才能激发和凝聚人民群众的巨大创造力和能动性,才能形成不可阻挡之力,以不可逆转之势实现民族复兴。

政治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权和制度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在于政治安全;政治安全首先是国家的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只有党的执政安全,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只有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才能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只有国家安全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经济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保障。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主要来源于经济的安全与发展。经济安全与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国家有力量,民族才有复兴的希望。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政局动荡或社会混乱,其背后往往是经济安全出现问题。只有确保经济的安全与发展,中华民族才能拥有走向复兴的强大实力。

军事、文化、社会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自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以来,军事安全都是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军事力量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深层要素,也是增强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前提。“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软实力很难实现国家真正的崛起。”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底线。社会安全标志着人心的稳定。人心稳定是促进国家强盛的心理基础,国家强盛,民族兴旺才有保障。

国际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环境依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将人类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和安全离不开国际的和平环境与安全。“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和谋求稳定、和平的国际安全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环境保障。

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不仅是保障和实现国家安全的逻辑路径,也为保障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安全路径和方向指引。

大安全格局的构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促进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大安全格局的构建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国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更需要安全战略(格局)提供安全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正是发展与安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既通过发展来提升安全实力,又通过大安全格局的构建维护和营造发展环境。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实现安全与发展相互促进,是民族复兴进程的战略保障。

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当代的国家安全是“国家所有方面、所有领域、所有层级的安全,是国家所有方面、所有领域、所有层级安全的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国家的大战略,又是执政党的历史使命,更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安全保障不容有失,需要兼顾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涵盖各方面各领域各层级的国家安全协调机制,健全和完善国家安全体系,为民族复兴事业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体制保障。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国际安全与世界和平。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交织重叠,使得国内外安全局势更加复杂多变。在新征程上,构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大安全格局,维护和塑造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可靠的依托和屏障。

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贯彻落实,大安全理念的深入人心,国家各方面、各领域、各层级安全机构的成立,体制的健全、协调机制的完善,我国大安全治理格局已逐步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期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重要变量,另一方面,中国要面对的“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为党的十九大后确立的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面对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的重大风险,“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胜期,更是充满挑战的风险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动荡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全球化逆向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大国博弈的广度和力度日益增强,尤其是中美博弈引发风险的领域不断拓展,竞争烈度急剧上升。国际社会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迭起,民粹主义泛滥,霸权主义阴魂未散,“无共识”现象有增无减。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加剧和催化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正面临多重风险与挑战:对外既要深化开放又要妥善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对内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因此,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抓住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任重而道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努力战胜一切风险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应对、妥善化解香港“修例风波”、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一系列风险挑战的实践充分彰显出国家安全治理的成效和能力。今日之中国,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不断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和不断提升的国家治理能力,有不断增长的国家实力,有不断健全的国家安全体制机制,这些因素使中华民族有底气、决心、信心和能力应对各种挑战,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提供更加充足的安全保障!

(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安全学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⑤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21年2月20日。

⑥《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3日。

⑦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求是》,2019年第19期。

⑧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

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新华网,2020年11月3日。

⑩马振超:《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创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指导思想》,《行政论坛》,2018年第4期。

⑪刘跃进:《系统思维下的大安全格局与理念》,《人民论坛》,2021年第8期。

⑫郑永年:《用中国话语体系向世界传播大国强音》,《北京日报》,2018年5月30日。

责编/马宁远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一丹]
标签: 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