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经济大家谈|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制造业基础

“新发展格局与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系列专家解读之三

经济大家谈

“新发展格局与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系列专家解读之三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师博;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任保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赢利能力”。虚拟经济运营是以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财富为目的,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则是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要让实体经济成为创新的主战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将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题中之义。

发展服务型制造,创新产业形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迈向“制造强国”仍面临严峻挑战。这需要制造业将价值链由以加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推动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来创新产业形态。一是在政策层面,健全服务型制造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和土地政策的协同,引导制造业企业以创新推动核心业务高端化升级,积极探索业务流程再造,融入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推动高端制造与高端服务的融合发展。二是在技术层面,完善数字技术设施建设、丰富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完善基于产业互联网的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推动智能制造与智能服务的融合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典型的服务型制造行业。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应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完善市场化的外包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其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创造条件。

实施制造业基础再造工程,夯实产业链现代化的根基。强化制造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以及基础软件方面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以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为核心培育产业链隐形冠军,构建产业基础再造与产业安全的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夯实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的根基。一是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产业链,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完善区域-产业关联机制,协调“市场+行政”的力量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巩固并拉长长板,统筹解决制造业的发展与安全问题。二是加大5G、人工智能、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的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加快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突破。三是发展先进适用共性技术,围绕国家前瞻性战略项目成立国家或区域工程中心,建立前沿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基地,制定与完善行业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推动创新性成果的孵化与产业化。

以产业链提升工程重组传统的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重组传统的产业链,使制造行业的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全球领先的综合竞争力。一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力发展“互联网+制造业”,鼓励要素的自由流动、激发市场竞争和创新的正外部性,从而创造超级明星效应和蒲公英效应,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二是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三是积极探索数字贸易以降低贸易成本、缩短制度成本的同时,拓展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模式,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制体系的制定,在制度层面保障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

 

 “新发展格局与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系列专家解读

经济大家谈|强化对实体经济的科技支撑

经济大家谈|促进传统实体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