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版《技术史》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技术史》(A History of Technology),是一部资料丰富、影响深远的国际技术史巨著。该书在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ICI)资助下于1950年开始筹划编写,1954至1958年出版了内容自远古至19世纪末的第I-V卷。这5卷出版后受到各国学术界的重视,很快出版了意大利文版和日文版。在前5卷的基础上,特雷弗·I·威廉斯于1978年又组织完成了第Ⅵ-Ⅶ卷的出版,牛津大学出版社将这两卷的出版作为它成立5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这两卷的内容主要涵盖20世纪上半叶,一些章节的内容实际上已经写到20世纪70年代。最后一卷是整部著作的索引,于1984年问世。这是一部自远古至20世纪中叶的综合技术史,全书共194章,每章均由该领域的专家撰稿,内容翔实,收录30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该书由于编写出版时间长达30多年,因此前5卷与后2卷在内容安排、写作方法上有较大的不同。前5卷侧重于对不同历史时期技术自身发展的阐述,后2卷则更注重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的研究。这部书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正如《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所说:“这整部著作……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对这一主题的最全面记述,对任何学术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著作。” 1960 年 ,威 廉 斯(T·I·Williams)和科普作家德里(T·K·Derry)将前5卷适当删节出版了删节本,被译成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和西班牙文而广为流传。
《技术史》的四位主编均为当时国际知名的科学技术史学家。
辛 格(Charles Joseph Singer,1876-1960)系伦敦大学教授,著名的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学家,曾任英国科学史学会主席,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长;
霍 姆亚德(Eric John Holmyard,1891-1959)系克利夫顿学院科学史教授,国际科学评论杂志《科学进展》主编,炼金术及化学史权威;
霍 尔(Alfred Rupert Hall,1920-2009)系伦敦大学科学技术史教授,英国科学史学会主席,军事技术和牛顿研究权威;
威廉斯(Trevor Illtyd Williams,1921-1996),继霍姆亚德之后任《科学进展》主编达40年,炼金术与化学史权威。
Ⅰ-Ⅴ卷由以上4人联合主编,Ⅵ-Ⅷ由T·I·威廉斯主编。
汉译本的最初尝试
早在196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组为了编写《工业技术史》,即开始有计划地介绍国外世界技术史及技术哲学方面的知识,编印的《自然界的辩证发展——活页资料》第一期的第1篇,就是牛津版《技术史》第Ⅰ-Ⅴ卷的详细目录(第7、8卷还未出版)。
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全国理论界、学术界摆脱多年极“左”思潮,开始面向世界,引入国外先进科学文化思想,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国内学术界、政策研究部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急需了解掌握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科学技术史、自然辩证法等学界十分活跃,梅森(S·F·Mason)的《自然科学史》、丹皮尔(W·C·Dampier)的《科学史》、贝尔纳(J·D·Bernard)的《历史上的科学》等一批科学史著作被翻译引进,然而技术史特别是技术通史类的著作,国内依然是个空白。
1981年,我在北京图书馆发现了《技术史》日文版,深为其内容浩瀚、图文并茂所惊叹,后来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又发现了英文版。1986年,我与东北工学院远德玉教授商议后,决定发动几所工科院校出版社联合翻译出版,动员我国著名科技哲学专家陈昌曙和关士续教授联合签名发出倡议,这一倡议很快得到东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中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大连工学院等六所工科院校的支持,于1986年10月在华中工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关锦镗、刘则渊、远德玉、杨德荣、邹珊刚、姜振寰组成的译审委员会。考虑到经费问题,决定分两批出版,首先翻译出版第V、Ⅵ、Ⅶ三卷,按该书的日文版模式,将每一卷拆分为上下两册,每所学校负责一册,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翻译出版前4卷。为了节省印刷费,又决定将原拟16开精装本改为32开平装本。为统一译稿及版式等方面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于1988年10月在东北工学院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制定了详细的译校规则和排版格式。我们当时的设想过于乐观,计划1987至1988年出版后3卷,1990年出版前4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阎康年先生对这部书的翻译出版十分关心,1988年8月去英国访问前曾与我联系,建议请还健在的《技术史》主编之一的威廉斯先生写一篇“中文版序”,我十分感谢他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希望他促成此事。阎康年先生回国后带回了威廉斯先生于1990年6月写的“中文版序”,并亲自译成中文。威廉斯在“中文版序”里介绍了这部著作的编写情由,说明了前5卷与后2卷的关系,并对中国同行翻译此书表达了敬意。
各册执行编委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他们尽可能选择最合适的译校人员,其中有许多是相关专业的专家。译校者不畏译事艰辛,他们为弄清一些历史性术语和历史事件,经常要查阅大量资料,因此译校质量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较高的。
然而,几乎所有参与汉译本出版的大学出版社都遇到了经费不足、征订量太少的窘境,除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在关锦镗先生努力下,于1989年最先出版了他负责的那册外,其余5家出版社由于无力承担出版费用而一再拖延,最后一册是1997年出版的,六本小册子出版了8年。
威廉斯十分希望得到这部书的中译本,遗憾的是他生前只得到3册,到1997年6册书出齐后我寄给威廉斯夫人一套,她回信表达了谢意。
由于各册书出版时间间隔太久,到最后一册出版时能凑成套的数量已很少,而且各出版社为节省成本,使用的都是50克凸版纸,加之铅字排版、腐蚀锌板制作插图,印制质量较为粗糙。更为困难的是,我们对《技术史》前4卷已无力再组织翻译出版了。
新的转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内学术空气渐趋活跃,出版界开始注重出版精品学术著作。1999年春,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吕芳到哈尔滨开会顺便来看我,我向他们讲起这套书的出版坎坷,他们听后很感动,吕芳答应回去动员他们出版社出版,并希望我协助联系版权问题。我当即给威廉斯夫人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写了信,不久后接到威廉斯夫人的回信,她高度赞扬中国同行们的工作,并答应亲自去牛津大学出版社帮助联系版权等事项。1999年6月我接到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传真件,他们原则上同意出版中译本,希望中方出版社与他们具体联系。此间,上海科技出版社将此书的出版意向转给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春,我把有关材料交给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经过论证后,决意投入巨资出版这套书。2001年3月,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签订了《技术史》I-Ⅶ卷中文版出版权授权合同。2002年1月,在东北大学召开了《技术史》编译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编委会工作会议,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翁经义、副总编辑潘涛出席了这次会议,成立了以陈昌曙为主任,我与潘涛为副主任的编译委员会。会议决定由大连理工大学王前、北京科技大学潜伟、清华大学曾国屏、上海交通大学辛元欧、东北大学远德玉、哈尔滨工业大学姜振寰、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各负责一卷的翻译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翻译出版计划”和“翻译体例”,决定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前4卷的翻译和对已出版的后3卷中译本的重新校译。
各卷译稿交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后,出版社组成了英文能力强、编辑经验丰富的编辑队伍,每卷皆有专人负责。为了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出版社在上海市科协的支持下,邀请众多相关专业的专家对译稿进行了审读把关,全书按计划于2004年12月出版。
这部书的顺利出版,是与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领导敏锐的学术眼光、决策魄力与精品意识分不开的。这部书一开始即被列入该社的重点出版计划,后又被增补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这部书印制精良、装潢精美,出版后很快获得中国首届优秀出版物奖和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这套书从出版到现在已近17年,早已售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合同也早已到期,而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科学技术史的教学和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许多知名大学创设了科学技术史学科,成立了相应的学院、系或研究机构,科研及政研部门也急需对技术的历史有所了解。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工人出版社的领导决定重新出版这套书,而且决定出版全集,即包括索引卷,并顺利地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全套图书的合同。这是一个大胆而富有远见的决定,它将使该书成为一套完整的、译名规范统一、使用方便的技术史巨著流行于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当时虽然组织了一批专家进行审定,但是由于未翻译索引卷,各卷中个别人名、地名、术语名的汉译名不够统一;个别术语译名或内容翻译有误。在这次新版译校开始前,中国工人出版社事先将索引卷中人名、地名、术语名初步译出,要求各卷按索引卷进行校核,并按原书进行了各卷的校译,这都极大地增加了译文的准确性。中国工人出版社《技术史》中文版8卷本的出版,是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相信它一定会有助于我国学术界的繁荣。
从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这套书进入我国已经经历了4个阶段:1965年有条件地介绍其目录;1986年六所工科院校开始联合翻译出版后3卷;2004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正文7卷;2021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包括索引卷在内的完整的8卷。从1965年到2021年计56年之久。
非常遗憾的是,此间,主持本书翻译工作的东北大学陈昌曙教授、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辛元欧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先后辞世。
(原标题:牛津版《技术史》汉译出版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