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出发,还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经验,抑或新时代党的理论建设特点来看,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都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时代强化理论武装,首要工作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心工作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基本要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根本保障在于增强问题意识并推进理论创新。强化理论武装必须在学深悟透做实笃行上下功夫,直面理论武装工作的短板,提升理论武装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 理论强党 理论武装 科学内涵 现实要求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6.006
吴海江,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文明。主要著作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文化视野中的科学》等。
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建立在二者基础之上的理论自信是一个党、一个国家得以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进入新时代,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用先进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理论武装是时代赋予党的任务与使命,而要实现这一任务与使命,需要阐明理论武装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现实要求。
新时代理论强党的关键在于理论武装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始终把思想建党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党在革命、建设和发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多次强调,“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是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论武装聚焦于人的思想问题,对巩固全党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这些公开的或者隐蔽的斗争中,每个阶级都以该阶级的阶级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掌握政权的阶级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阶级统治,便会通过法的形式将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而阶级内部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为了共同的利益或政治目的,特别是为取得和巩固政权,会进一步组织为政党,并制定相应的纲领和政治路线,期冀以和平、合法的方式巩固既得的政权。可见,政党本身包含着斗争的手段和内容,是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是所属阶级或阶层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代表。但是由于指导实践的理论不同,各政党所选取的政治路线以及面向的政治前途相差甚远。
在阶级斗争的历史中,诸多政治组织曾在阶级斗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囿于其狭隘的阶级利益和不彻底的思想理论,在革命斗争中逐渐走向了“下降路线”,甚至以理论作为意识形态统治的武器,为阶级统治排除异己,清除路障。而没有彻底的理论武装的政党,又极容易迷失在粉饰的理论说辞中。法国梯也尔政府用“仁慈的博爱与自由”作为革命的口号,将自身塑造为没有任何阶级矛盾的政府,以此骗取巴黎革命政党的信任,引导其走向妥协的道路。未经理论洗礼的巴黎革命政党毫无意外地沉醉在梯也尔政府的“甜言蜜语”中,固执地贯彻和执行幻想中的方案,理论上的薄弱最终转化为行动上的软弱,最终,在武装力量交出的那刻便是失败结局的序章。
无独有偶,美国革命政党也重蹈了巴黎革命政党的覆辙,空乏的理论与狭隘的政治眼光,续写了命运多舛的革命斗争历史。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美国版序言中提到,美国革命政党命“在怎样对待一旦夺得的政权这个问题上还远远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1]。以至于在美国政党中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最现代的趋向披着最中世纪的外衣,最民主的甚至叛逆的精神隐藏在貌似强大、实际上软弱无力的专制之下”[2]。政治组织即使能够以成立政党的方式争取胜利,但如果缺乏彻底的科学的理论武装,无法在意志上达成一致,则始终无法打造出“精兵悍将”,不过空有其表,却无缚鸡之力。
一个在理论上不彻底的政党,注定无法体认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无法在盘根错节的利益交错中廓清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更无法在芸芸众生中寻觅到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身,超越了狭隘的阶级利益,把实现人类解放作为其终极目标。在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政党比其他政党更进步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更深知以自我革命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神圣使命。其他政党局限在狭隘的阶级利益当中,把政权稳定巩固作为政党的终极使命,而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批判、改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建构真正的未来社会,走向的是一条人类解放的康庄大道。过硬的理论武装使得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历史激流中成为“掌舵人”,在历史中成就自身,在自身完善中推进历史,直到“自由王国”的实现。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之所以强调理论武装,建设理论强党,不仅是因为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因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近代的中国遭到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众多仁人志士开始向西方学习以求救国之方,从器械到制度,再由制度到文化,无一例外,皆以失败告终。直至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学习和传播先进的科学理论、建立一个坚强的政治组织成为新的救国方案。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依靠独立的探索和艰苦卓绝的奋斗,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当大革命失败,革命势力转入农村地区,毛泽东同志并没有直接发起联合农民的运动,而是首先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通过调查工作,充分了解各阶级的思想动态和对革命的态度,并着力改变农村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毛泽东同志强调,在农村地区进行革命工作,必须重视理论工作的开展,“今后值得注意的,就是要利用各种机会,把上述那些简单的口号,内容渐渐充实,意义渐渐明了起来”[3]。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觉察到党的建设工作的缺点,特别是思想上深陷主观主义的泥淖,将其视为党性不纯的表现。对主观主义的解决之道在于科学理论的指导,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4]。回望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跨入新时代,无论是国情还是世情,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在更加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中推进。特别是在新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不仅关乎经济实力的较量,更需要依托科学力量的武装。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言:“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5]
相比于革命年代,和平时代的理论武装也丝毫不能放松。一方面,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共产党员的党性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局势的调整以及国外意识形态势力的不断渗透,如何坚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维护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指导地位,成为新时代所面临的更加艰巨的任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等,归根到底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着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建设特点决定了必须将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作为现实在主观上的反映,理论的现实基础正是当下的时代和具体的存在,任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都不能超越当下的现实。只有能正确反映现实的科学理论,才能真正指导社会实践,将理论力量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理论,不是一语道破天机,也不是一言穷尽真理,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相反,科学的理论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并不意味着任性、随意和偶然的作为,而是在肯定中否定、在否定中肯定的辩证运动。马克思主义作为正确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其指导地位是无可撼动的,这也正是党中央多次强调的理论强党中的理论核心部分。而理论要做到强党,还需要持续性地输入新鲜血液,保持理论本身鲜活的生命力,这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的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断推动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创新,才能真正锻造强党的肌体。跨入新时代,理论创新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需要明确的是,理论武装也必须时刻跟进。只有将理论武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已非纯粹的经济体量与军事实力的竞争,而是拓展到意识形态领域。一方面,理论建设不能停顿,只有在开放和发展中理论才能常葆活力,指导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全球化大背景和理论建设开放性的特点,又可能为外国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便利。因此,在进行新时代理论建设工作时,必须将理论武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贯彻落实。理论武装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审视当代社会的发展,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时代理论武装的科学内涵
面对新时代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加强党的理论武装是党和国家有效应对风险变化、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推进新时代理论武装工作,必须首先明确新时代理论武装的科学内涵,其首要工作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心工作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基本要求是实现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双向互动,根本保障在于贯彻问题意识和推进理论创新。
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新时代理论武装的首要目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新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其关键就在于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