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公司治理 > 正文

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量大面广、铺天盖地,是产业转型和跃升的微观基础,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这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旨在为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未来实现中小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用好已有的政策,并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一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有生力量,如何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要素成本上升、创新发展动能不足、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以数字化转型为方向,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新动能,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质量变革”的迫切需要。中小企业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生产制造相融合,可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较高的汽车、电子、仪器仪表、运输设备、医药等行业,纷纷对设备、工艺、流程等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通过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实现了精益制造,能够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展望未来,中小企业面对快速变革的技术创新浪潮,必须加快提升数字化发展能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确保企业不偏离高质量发展的航道。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效率变革”的迫切需要。效率是中小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自身实现生产全过程的高效协作,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高效协同,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数字化时代,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与各类要素资源有效链接,以数据流驱动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中小企业在研发、采购、生产、设计、库存等领域加快数字化改造,有助于打通供应链上下游的数据通道,实现跨部门、跨企业、跨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和市场高效生产。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动力变革”的迫切需要。对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程度越高,生命力越强。数字化不仅帮助企业有效降低各类运营风险,而且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模式变革,催生新业态新动能,形成新的增长点。因此,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业务能力和市场能力,形成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互联网+制造”新模式,是培育新动能的关键之举。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路径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冲击了全球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键。不少国家纷纷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德国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日本实施“经济增长战略行动计划”,法国投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充分说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上升为各国的国家战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窗口期。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但难以一蹴而就,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同时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健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一是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由于数字化基础能力不强,不少中小企业转型意愿不强,转型过程漫长复杂。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尤为重要,这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激发企业转型内生动力。对于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而言,还需要注意数据安全,注重构建自主可控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基础能力,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险。

二是推动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从中小企业转型趋势看,智能化改造升级是必由之路。据统计,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装备应用率仅45%,生产过程数字化覆盖率仅40%,设备联网率仅35%,中小企业的智能化投入与大型企业相比明显不足。未来,中小企业的生产运营需要推进“智能+”,在智能化改造方面下更大功夫,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广泛应用,推动中小企业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制造转变。从产业链配套看,中小企业由于实力有限,数字化转型需要配套的公共服务支撑。对此,建立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咨询评估、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公共数据资源和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三是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新场景。上云是中小企业数字化的重要场景,但目前中小企业对云平台利用普遍不足。据统计,只有25%的中小企业应用了采购云平台,23%的中小企业实现上云管理,设计、研发、运维等业务的云应用程度更低。为此,需要创新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云服务,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出集成应用的数字化场景。小企业数字化场景的潜力巨大,需要不断创新“互联网+制造”模式,尤其是在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的理念下,通过数据应用推动业务模式变革,培育数字孪生、云制造、众包设计、虚拟仿真等新业态,打造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应用新场景。

四是协同推动中小企业集群数字化。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应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数字化。为此,需要基于龙头骨干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构筑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平台,通过大企业“建平台”和中小企业“用平台”来双向发力,推动大中小企业形成协作共赢的数字化生态。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共享、质量溯源等行业共性需求入手,满足中小企业小批量试制和定制生产的需求,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支持中小企业基于产业集群,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打通数据渠道,建设数字化园区和虚拟产业园,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制造资源共用、转型过程协同。

五是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环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在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基础上,还应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力。结合中小企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涉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设立门槛,消除阻碍数字化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壁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研发投入,为此,应落实各项税收扶持政策,确保简政放权和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同时,创新重大装备首台套、软件系统首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推动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加快转型步伐。

(作者:刘淑春、林汉川,分别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