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华侨城集团:文旅融合产业旺 乡村振兴质量高

近年来,华侨城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的工作要求,依托文旅主责主业,创新“文旅融合+美丽乡村”“产业帮扶+乡村振兴”等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迄今,在京津冀、长三角、中西部、海南、云南等区域建设和运营近30个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项目,帮助16万贫困群众脱贫出列,致力于为人民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文旅融合、产业帮扶,从发展要素、创新形式、资源导入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侨城确立“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综合开发运营、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文博文创等多业务资源和全国布局优势,逐步形成以文旅融合为基础,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为核心,田园创新产品为支撑的模式,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

站在新起点,华侨城夯实“六个迈向”帮扶思路,在发展要素上强调“产业扶持、全线营销、全面战略合作”等多元集结;在创新形式上注重激发乡村主动性和活力,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升级;在资源导入上尊重、挖掘和整合当地文化生态资源,发展符合当地禀赋的优质产业,以城镇开发、文旅融合、数字科技等领域的人才与资源优势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为本、文化为魂,在产业、文化、生态、党建引领等方面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推动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华侨城通过导入多产业提升乡村文化价值,结合可观、可游、可购的乡村生态循环体系,创新技术、管理与合作模式,推动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成都安仁南岸美村将农业和康旅结合,实现农田集约化有机化生态化治理,构建起美田、美宿、美食、美院产品体系,形成“艺术美学+三产联动”模式。成立欢乐田园专业公司,在成都、深圳等地建设“欢乐田园”项目,携手陕西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广泛合作,充分激活农村土地资源等要素,依托“小组团”休闲、研学产业,形成“农+商+文+旅”模式,实现政府、企业和村民的互惠共赢。深圳汕尾螺溪谷“乡村田园文旅综合体”、重庆巫溪红池坝“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也有效支撑当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未来,华侨城还将把发展经验和资源优势导入甘肃临夏州、四川马边县和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助力当地发展。

推动文化传承弘扬。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华侨城通过乡村内生文化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IP(网际互联协议)培育等为乡村赋能,结合“文化+节庆”“文化+科技”“文化+融媒体”等方式,推动产业消费规模增长。海南三亚中廖村、文门村、南山村等一批项目,通过挖掘在地特色文化,将非遗人偶剧、传统乐器演奏等表演形式融入生活场景,塑造IP体系,开展特色节庆,形成“品牌塑造+文农旅融合赋能”模式。深圳甘坑小镇尊重弘扬客家文化,结合科技手段,构建完整的IP产业链条,形成“IPTOWN”模式。在广东汕尾陆河螺溪谷,通过传承客家文化,打造体验式、浸入式田园生活,定点帮扶援建易地搬迁社区文化场所等基础设施,促进乡村文化教育振兴。

推动生态公益建设。华侨城将文化生态资源、社会责任嵌入乡村发展图景,在昆明乌龙古渔村、鹤山古劳水乡等一批村落建设中,依据传统村落适应性保护要求,保护绿水青山,重构原乡文化生态圈,赋予老村落新的生命力。通过实施“中国自然教室计划”环保课程、“苗朵向阳开”自然美育行动、“小红花”支教志愿服务、“文旅人才培训”等,面向乡村青年和儿童开展教育,累计覆盖近万余人次,将“扶智+扶志”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践行央企社会责任。

推动党建引领发展。抓党建促治理、强党建促振兴,推动各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党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领导地位。探索三亚马岭村“党建共建+多元治理”模式,广元双旗美村“党建引领、文旅驱动、农旅示范、社区营造、带动发展”的“1+4”模式,昆明轿子雪山何家村“政府+社区+企业”的“景带村”共建模式,青岛即墨莲花山乡村振兴示范区“党委+合作社(村民+集体)+企业”模式,充分推动乡村治理共赢。一些案例入选中国社科院国有企业党建蓝皮书,并得到推广。

创新实践、整合资源,在探索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

华侨城利用文旅融合赋能的独特优势和“优质生活创想家”的品牌定位,构建多元共生的“美好乡村生活共生体系”,形成产业共富、人才共育、文化共兴、生态共享、社区共治体系,持续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科学推进。

听党指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使命责任,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是取得成绩的根本保证。

尊重规律。尊重乡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等客观规律,不急于求成,不搞形式主义。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把乡村建设和主营业务有机融合。让村民成为文化传承者,留住本土乡村文化脉络,充分激活利益相关方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

历史思维。尊重历史,把乡村的建设、规划、设计植根于乡村、植根于历史,充分挖掘乡村的山水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传承乡建、修复村貌、传承民俗,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载体并使之得以传承,打造既立足乡土社会、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型乡村。

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彰显特色,让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探索搭建从可行性研究到产业融入、管理运营全流程的建设标准体系和模型工具。公开出版发行《华侨城美丽乡村实践》白皮书,为复制推广美丽乡村产品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智力支撑。坚持把人才培育放在突出位置,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发展动力。建立双向交流培养机制,派驻精英干部和优秀人才,主动送课上门,开展美丽乡村和文化旅游专题培训,输出先进管理经验,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创新机制。注重发挥国资央企的独特优势,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创新实践企业与地方政府、村集体共建共享机制,注重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华侨城集团始终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民族发展大背景之下,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争做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中国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开辟农业文旅“新战场”、打造美丽乡村“新蓝图”、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华侨城集团   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