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互联网治理经历了奠基探索、加快发展、深化发展等阶段,在互联网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方式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互联网治理基本经验,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路。
关键词:党的领导 互联网治理 网络强国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在全国发行,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的理念,明确了中国特色治网之路。互联网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党100周年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互联网治理的演进历程和基本经验,对于建立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互联网治理理论体系,为我国成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主体、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互联网治理的历史演进
互联网治理的奠基探索阶段(1978—1994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为我国当时的信息化发展及后来的互联网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邓小平同志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1987年,我国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封“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3年,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成立,确立了“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于1994年成为第77个正式接入全球互联网的国家。这个时期的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处于探索阶段,侧重于互联网技术的国外引进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于,抓住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将互联网“建设好”。
互联网治理的加快发展阶段(1995—2012年)。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号召,要求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199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成立,实现了四大骨干网互联互通。随着互联网“双刃剑”的影响逐渐显露,党和国家开始对互联网加强管理。200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通过,迈出了我国互联网法制的重要一步。2005年,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Web2.0时代,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在“运用好”互联网的同时,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和信息内容管理,互联网日益成为党推进治理创新、优化治理方式的重要工具。
互联网治理的深化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自2013年“斯诺登事件”以来,党和国家将网络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治理进入深化发展阶段。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从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角度统筹协调网络安全等互联网发展的重大问题。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成为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发展的重要保障。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指出“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2019年以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从“治理好”互联网出发,着眼于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打击和防范网络犯罪、加强网络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互联网治理,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依法有序、有效协同地治理我国互联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
中国共产党领导互联网治理的主要成就
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互联网治理理念。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泛在互联、泛在计算、泛在智能等趋势已经彻底突破了传统物理世界与新兴数字世界之间的边界。与此同时,互联网发展引发的信息不平衡、秩序不规范、治理不显效等问题让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置身事外,网络犯罪、知识产权侵犯、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等问题层出不穷。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第一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和五点主张。在此后几届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贺信或视频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等重要论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互联网治理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注重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新规律、新趋向的战略思考,不仅揭示全球互联网治理实践中的客观规律,也是中国特色互联网治理路径的指导思想。
不断完善中国互联网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作为互联网治理体系中的组织角色,中国互联网治理的领导协调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经历了1993年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1996年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1999年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1年成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014年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8年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互联网治理领导机构的变迁,在宏观层面保障了互联网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展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关注互联网治理的重心和对象也逐渐由网络连接管理向网络内容、网络安全和日益涌现的新型网络服务转变,推动国家互联网治理体系构建和互联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不断创新互联网治理方式。复杂的互联网治理问题既有互联网本身的信息技术问题,也有互联网用户的信息行为问题,更有互联网空间的社会失范问题,包含了互联网行为体之间的社会契约关系和制度结构。早期的互联网治理方式带有一定的被动性,互联网治理政策往往较难紧跟新生网络服务,更多是局限于解决特定问题的暂时性解决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评述网络空间时就强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互联网治理注重结合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方式创新,近年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政策法规,成为互联网治理的有效依据。互联网治理方式上开始积极反思互联网专项整治的长期治理效果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手段,“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线上线下互动”“多措并举”,推动互联网治理方式的丰富化,提高了互联网治理的综合效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互联网治理的基本经验
党的领导是中国互联网治理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互联网凭其所具备的深度融合能力,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互联网才能有效得以治理。也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在全球互联网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才能逐渐提升,经历了在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中国供给的“有限”到“全面”,“被动”到“主动”的华丽转身。
政府主导是中国互联网治理的基本原则。互联网作为人类社会的另一“生存空间”,驱动国家管辖权的延伸,互联网治理也成为党和政府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90年代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到今天的数字中国、数字社会的转型,无论是互联网发展还是互联网治理,政府都发挥着主导作用。早期阶段政府对于互联网的治理,往往是疲于应对不断涌现的互联网问题,被动治理和专项治理情形较为多见。经过长期治理经验的积累后,通过完善行政法规、组织协调、强化监督、加强宣传等方式,实现了政府主导下互联网治理的长效常态模式,政府的主动性增强,治理的效果更加明显。
多元主体是中国互联网治理的重要力量。我国互联网治理实践表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互联网,是推进互联网治理现代化和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互联网企业作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和内容提供的平台,在党和政府引导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行业组织例如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等,积极自律和倡导网络文明,促进了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党和国家充分调动广大网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广泛参与到互联网治理之中,推动互联网上的正能量传播,有效发挥互联网自我净化功能。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互联网治理的基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让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把造福人民作为互联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为此,我国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服务普及,创造了更好的数字化生活;大力打击网络谣言、网络色情等不良信息,为人民群众创建健康清朗的网络文化;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加强互联网数据治理,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搭建全球网络命运共同体,为人民群众筑起制度堡垒和安全防线。总之,我国对互联网的治理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时代需要,是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成为我国互联网治理的一项政治优势。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本文系四川大学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的特色治网史研究”(项目编号:SS2021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造福全人类》,《光明日报》,2019年10月24日,第5版。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
[3]《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 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人民日报》,2018年4月22日,第1版。
[4]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6年4月26日,第2版。
责编:程静静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