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时间与方式:2021年5月—7月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网络问卷进行调查。此外研究团队还根据受访者的年龄、性别、学历、地区等属性,就调查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抽样进行线下访谈。
调查样本:受访者中,男性样本占比为61.28%,女性样本占比为38.72%;从年龄分布来看,20-29岁受访者占41.38%,30-39岁受访者占41.25%,40-49岁受访者占10.61%,19岁及以下受访者占5.5%,50岁及以上受访者占1.27%;从学历水平来看,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受访者占28.68%,大学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4.24%,高中/技校/中专学历受访者占30.07%,初中学历受访者占比为6.32%,小学及以下学历受访者占比为0.69%。
重要发现:
·受访公众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意愿,对于调查中涉及的各项政治参与活动,均有超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50-59岁受访者的政治参与热情最高。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出公众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高度认同。
·绝大多数受访者(85.54%)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且有超七成受访者(71.82%)表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未来发展都充满了信心。
·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已经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7.98分/10分),并对当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作为的大国形象表达了强烈的肯定。
·中国民众对时事热点问题关注度高,77.83%的受访者较习惯通过国内媒体获取时政资讯,对国内媒体(53.24%)的信任程度显著高于海外媒体(18.00%)。视频网站(63.36%)、国内社交平台(60.45%)等新媒体已成长为公众信息获取平台和渠道。
·受访者对中国的舆论形象整体表示乐观(73.73%),并认为国内媒体(65.58%)和海外媒体(60.77%)都能比较客观中立地反映事实。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了严峻考验,全球经济增长陷入萎缩、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过去的一年多,在世界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之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性成果,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从积极推动抗疫国际合作到全力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从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到合力应对气候变化,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用行动深刻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在此,对中国公众观念形成、对本国和全球的认知、感受和态度进行观察和研究,能够为了解国内发展现状和国际环境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本次公众本土与全球化观念调查在延续往年核心问题架构基础上,有所变化与创新:
第一,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范围内舆情话题与疫情舆情热点不断的情势,着重增加了对公众观念形成过程中信息获取偏好和舆论倾向感知的考察,从信息输入、观念形成和外化表现全过程,理解我国公众对于本国与世界的看法与认识。第二,结合当前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特别选取了2020—2021年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事件,以线上调查和线下访谈的形式,理解公众观念倾向与变化。
受访公众对于政治参与表现出强烈意愿,其中50—59岁受访者的政治参与热情最高,调查结果显示出公众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高度认同
我们党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进行广泛政治参与、充分表达政治意愿,推动人民当家作主不断落实。政治参与是指在特定的政治体制内公民或社会组织影响国家政治决策或政治行为的各种行为,公民政治参与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互联网快速普及,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参政议政积极性高涨。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现出了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并在聚焦访谈中表现出极强的主人翁精神和民族责任感,表示工作单位人大代表选举换届投票、社情民意征集、社会价格调整听证会等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对于前两项的重要性认可度都超过了七成(72.77%、70.24%)。其中,50-59岁受访者的政治参与热情最高,在政治参与话题下所涉及的问题中,该年龄段选择“非常紧密”和“比较紧密”的人数均超过了90%,这样的结果有力地反映出了我国公民以直接形式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群众积极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让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最广泛的表达和反映,能有效调动起社会层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绝大多数受访者(85.54%)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且有超七成受访者(71.82%)表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未来发展都充满了信心
2020年初到今年,我国通过采取严格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并率先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在海外疫情持续涨潮的大背景之下,在全球主要国家中一枝独秀地实现了经济正增长,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的潜力。当被问及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时,共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对目前的生活表示非常满意(52.75%)或比较满意(32.79%)。当被问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如何”时,共有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很有信心(47.13%)或较有信心(27.73%)。当被问及“对个人未来发展的信心如何”时,有44.9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有信心,表示较有信心的受访者占到26.91%。受访公众对国家未来发展信心略高于对个人未来发展的信心程度,但是二者在趋势和整体比例上却高度趋同。
受访者认为中国已经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对于当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作为的大国形象表达了强烈的肯定
伴随着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我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应对全球风险挑战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应对国内国际问题方面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被问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相对位置时,受访者对于中国已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表现出高度认同。调查结果以10分为满分,分数越接近10分表示在公众心目中该国或国际组织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越靠近中心。中国以7.98分排名第一,美国以7.09分位列第二,俄罗斯(7.06分)和欧盟(7.02分)分列三四位,所调查国家和国际组织平均分数6.83分。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而急剧的调整之中,全球治理格局正走向不均衡的多极化,不同全球治理议题下的主导力量更趋多元,传统强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和博弈日益激烈,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大国格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
当问及有关“中国角色”相关观点时,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民众对于积极观点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其中,“中国向多国施以援手体现大国担当”(4.20分)、“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4.16分)、“中国为世界防疫树立了新标杆”(4.14分)、“中国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4.09分)、“中国为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4.03分)等积极表达,在满分5分的评价打分中都得到了4分以上的分数。可以看出,公众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对外角色都有着高度评价,中国当前的对外交往方针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从积极推动抗疫国际合作,到提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方案,从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到合力应对气候变化,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引领全球减贫合作,中国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我国民众对时事热点问题关注度很高,77.83%的受访者较习惯通过国内媒体获取时政资讯,对国内媒体(53.24%)的信任程度显著高于海外媒体(18.00%)
个体的观念形成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外界信息的输入,而信息获取方式与途径的偏好,对于参照框架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伴随着国际范围内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生产主体的多样化、信息传播载体的多元化,更大范围内思想、文化、信息的传播与共享成为可能,本次调查结果就反映出了当前的信息媒体格局和舆论形成的新生态。
当被问及“获取时政新闻的途径或习惯”时,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只关注国内媒体或较多关注国内媒体,有27.04%的受访民众表示对国内和国际媒体的报道关注程度比较接近,仅有两成民众偏向从国外媒体获取资讯。同时,多数受访者表示当国内和国外媒体对于某一事件的报道出现较大差异时,更加倾向于相信国内媒体,有27.54%的受访者则表示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选择比较相信国外媒体或完全相信国外媒体的受访者,分别仅占到12.13%和5.87%。国内媒体仍然是国内公众获取各类信息的最主要和最信任渠道,相关媒体从业者依然在我国担负着向公众进行信息传播与观念塑造的重要职责。
在“获取时政新闻的主要方式和平台”的有关调查中,有63.36%的受访者表示视频网站平台已经成为自己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广播电视节目(60.45%)和微博、微信等国内社交平台(60.33%)获取时政新闻的比例也超过了六成。此外,有37.21%的受访者表示主要通过报纸和杂志获取新闻,25.33%的受访者将国外新闻网站作为获取资讯的平台,仅有8.97%的受访者表示家人朋友的转述也是获取信息的主要的渠道。不同年龄段受访者获取信息的偏好也显示了显著差异,20-29岁年轻人对视频网站和网络社交媒体的依赖性最强,而60岁及以上的受访者则主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相对传统的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发生着重心的转移,新兴的视频网站平台、社交网络平台等都开始具有传统媒体的传播与社会动员属性和功能,新媒体已经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年轻一代的注意力也伴随着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变化而发生着明显的迁移。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中国的舆论形象整体表示乐观(73.73%),多数认为国内媒体(65.58%)和海外媒体(60.77%)都能比较客观中立地反映事实
社交媒体的发展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参与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平台,一方面,重要的公共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传播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大量未经核实考证的信息、具有迷惑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和报道,对社会民众的情绪、态度、意见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多轮热点事件在国内外媒体和社交平台上轮番发酵,更是考验着民众对于网络热点与敏感话题的甄别和感知能力。
当问到“国外公众和媒体对中国表现出的舆论倾向”时,49.66%的受访者比较乐观,认为国外对华的报道和基本态度以正面为主;24.7%的受访者则认为外媒笔下的中国形象负面倾向较为明显;另有24.07%的受访者认为外部舆论总体来说比较客观。对于国外公众和媒体对中国的描述和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总体符合实际(67.77%),有20.72%的受访者认为相差较大。
关于我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报道中的舆论倾向,超六成(63.36%)受访者认为以正面为主;26.6%的受访者认为不存在明显倾向,比较公正客观。关于我国公众和媒体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描述和判断与实际情形之间的关系,66.58%的受访者认为二者比较一致,12.5%的受访者认为偏差较明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国际舆论热点频现,而中国当代民众的交流表达方式、情感倾向与思维习惯,都在这些具体的媒体报道与舆论参与中被塑造。在舆论及信息传播过程中,如何适应国内国际高速变化的舆情进展,提升我国媒体的舆情引导力,同时避免标签化的报道使民众形成“二元对立”式解读造成不良后果,需要我国主流媒体进一步在舆论事件报道的全面性、深入性上寻找突破口。
讨论与建议
本年度报告通过不同维度的问题设计,对中国公众对当今中国与世界的态度和观点进行了立体的展现,通过对信息渠道、观念形成的影响要素和观念的外在表达的过程性拆解,获得了覆盖全面且易于追踪的调研结果。基于本次调研报告的数据和资料,在实践层面,课题组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第一,深化媒体转型融合,丰富宣传传播手段,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调查发现,当前公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已经从传统媒体转向网络视频网站和互联网社交网站,随着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是做好网上群众工作、回应群众关切、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途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当前,网络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方兴未艾,党员干部应与时俱进,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网络引用能力、发挥网媒的监督作用,坚持“面对面”“键对键”相结合,从细节入手,在网络舆情中发现治理的难点、在网络留言中看到治理的盲点、在网友建议中寻找治理优化的起点,丰富思想传播手段,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实现党心民意的同频共振,从而进一步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更高效地满足人民多元多样的需求。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民生保障获得感与社会公平感已经成为公众评价政府绩效,衡量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依据。同时,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项崇高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坚守公正司法的底线,坚持维护人民权益,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遵循“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的原则,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其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党性、政治性、真实性、人民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眼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一线,各级政府和宣传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守舆论宣传阵地、创新舆论宣传方式、聚集舆论宣传力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宣传意识,充分利用舆论宣传树立典型。实事求是是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在舆论工作中克服虚构浮夸、以偏概全、画蛇添足、捕风捉影等不良现象,理解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不断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随着国力的不断增长,我国民众对于国际事务的关心程度不断上升,对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有了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当前疫情影响余波未平、单边主义思潮泛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本着相互尊重的前提、公平正义的准则、合作共赢的目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尊重差异、凝聚共识,坚持多边主义,与其他国家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贡献,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报告还对公众关于世界各国与中国相对经济实力、基本公共服务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于涉及我国领土和主权问题的态度、对于中国参与部分国际事务的情感态度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分析,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做呈现,有需要者可与《国家治理》周刊编辑部联系获取报告全文。)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冯一帆、刘明】
责编:李 懿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