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业和信息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信自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了制造大国、网络大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握历史主动,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有力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光辉的历程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我们党成立后,坚持把实现工业化作为不懈奋斗的目标,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大力推进军事工业、红色通信发展,先后创建了官田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等军需工业,积极发展根据地民用工业,建成以延安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无线电通信网,有力支持了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启动建设156个重大项目,开展“三线建设”,大力发展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工业,基本建成辐射全国大城市的通信网络,构建起了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全面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建成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和重点地区的“八纵八横”光纤传输骨干网,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我国工业实现从小到大的飞跃,制造业总体规模、通信网络和用户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力支撑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科技和产业发展形势,作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启动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重大工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培育优质企业,扩大制造业领域对外开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定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辉煌的成就
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工业和信息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是制造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12—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超过四成的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12.3万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占比分别为53.0%和72.9%,比2012年分别大幅提高10.2和7.8个百分点。通信设备、高铁、卫星等成体系走出国门,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势持续攀升。
二是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0年的15.1%;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8%提高到33.7%,2020年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行业去产能1.5亿吨目标,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等行业先进产能比例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20%左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十三五”时期进一步下降16%。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快,截至今年8月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3.7%和73.7%,比2012年分别提高30.1和25.4个百分点。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形成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重点领域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奋斗者号”万米海沟成功坐底,不断刷新我国深空深海探测新纪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创了我国自主独立全球卫星导航的新纪元。全球首台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实现新跨越。大国重器亮点纷呈,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C919大型客机准备运营,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垂直升船机在长江三峡投运,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钻井平台建成运行,世界首套8.8m超大采高智能化矿山装备研制成功,特高压输变电、大型掘进装备、煤化工成套装备、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跻身世界前列,产业创新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大步迈进。
四是制造业企业实力显著增强。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9.7万亿元、2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19万亿元和37.4万亿元;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跃,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成为所在行业和领域的标杆。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显著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总数、研发经费支出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有效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了两倍多。
五是信息通信业实现新的跨越。从2012年到2020年,全国光缆线路长度从1480.6万公里增加到5169万公里,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实现网络、产业、应用全球领先优势。截至今年9月,5G基站达到115.9万个,终端连接数达到4.5亿户。全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99.9%,农村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网络应用从消费向生产拓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向纵深发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办公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交易额均居世界首位;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协同研发设计、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宝贵的经验
一百年来,我们党在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弥足珍贵,需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一百年来,我们党及时制定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方针、重大政策,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党的领导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一百年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始终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立足点、落脚点,不仅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而且通过自身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城乡就业、科技进步以及国防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为民情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着力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认真解决各类消费品生产供给、电信普遍服务、网络安全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支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必须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百年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到提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再到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成功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由小到大、开启由大到强的新跨越。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入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确保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正确方向。
四是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想先导和行动指南,指引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问题导向、忧患意识,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五是必须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们党领导工业化过程中,孕育形成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各具时代特色的工业精神。这些宝贵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高尚品质,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具体体现,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必须继承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进一步提振新时代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精气神。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攻坚克难、奋发作为,全力谱写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