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作出了系统安排、全面部署。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前提性、关键性环节,是关切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近年来,从打赢三大保卫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到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从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塞罕坝精神”“杨善洲精神”等,到开展排污许可、实行河湖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三治并举、齐头并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从2017年的78.8%,提高到2020年的89.5%。然而,行百里者而半九十。破解《意见》中提出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关键要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以培育绿色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做到保护有力、治理有效。要破思想之“冰”,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追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的生态福祉,牢固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发展导向,积极运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宣传教育、绿色文化,引导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推动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上升为全民共识。要攻科技之“关”,切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巨大优势,对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各阶段目标,推动人才、政策、资金、平台等要素向创新生态领域基础理论、工艺水平、治理能力等方向集聚,不断破解核心瓶颈技术、适用可行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同时,要全面提高科技对污染防治的支撑能力、保障效能,在监管创新、流程创新、模式创新、执法创新中,亮出“黑科技”,使出“杀手锏”。要除转型之“痛”,锚定产业生态化、能源绿色化,摒弃拼资源、拼投入、拼消耗的粗放发展旧思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转型,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关改搬转污染企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产业跨界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以经济转型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归根结底,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还要依靠发展来解决。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长期性、复杂性、总体性,以一往无前的韧劲爬坡过坎、以誓破楼兰的决心攻坚克难,让蓝天白云、鱼翔浅底的景象越来越多,让人人共享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作者:肖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