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以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坚定使命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走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正意气风发走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高校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强大智慧,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迎接挑战,全面服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始终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坚定理想信念,高标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于党、忠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的精神品质,是党和人民事业前进发展的根本保障。高校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贯彻党在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维护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以政治家和教育家的高标准坚定使命自觉,科学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和目标任务,不忘昨日苦难辉煌,无愧今日使命担当,不负明天伟大梦想,以“不破楼终不还”的坚强信念,扎根教育、奉献教育、创新教育,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培养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保持理论清醒,高质量强化青年思想引领。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会自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优良传统的根本要求。作为高校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认真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时代答卷,成为高等教育的行家里手。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年,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激励青年,引导青年学生在红色教育、专业学习、创新创造、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接续书写“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时代新篇

增强行动自觉,高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这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作为高校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握“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牢记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为学生拓展成才舞台,全面提升“四个服务”的能力水平。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卡脖子”技术问题,全力服务学科专业、教育教学、人才队伍、科技攻关等领域工作,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校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以一往无前的勇气、蓄势待发的朝气、敢闯敢拼的锐气,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培养一代代传承红色基因的青年才俊,永葆党和国家基业长青。

作者:朱锐,系江西省委党校第58期中青班学员、南昌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