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宏观大势 > 正文

年末稳经济再加力 多方研究部署今明两年政策衔接

“十四五”开局之年步入收官季,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护航明年经济平稳开局,成为当前宏观经济工作的重头戏。《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年末冲刺稳经济的关键窗口期,加力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信号进一步强化。除了继续面向市场主体需求制定实施宏观政策,适时出台实施更大力度的组合式减税降费举措等“实招”外,强化跨周期调节、研究今明两年政策衔接频频得到强调。从部门到地方加紧谋划明年经济工作思路,同时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更好激发投资消费活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保供稳价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在加大,主要宏观指标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国民经济保持恢复的态势。

“‘十四五’开局之年,经济保持恢复向好势头。受基数效应递减和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全年经济增速保持6%以上的既定目标不成问题,而且要争取更好的结果,为结构性调整创造机会窗口,为此需要对政策实施预调微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虽然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但也面临不少挑战。统筹研究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举措,为明年经济平稳开局保驾护航意义重大。“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既立足于短期经济波动,又着眼于中长期的政策传导效应,可以留出合理的政策空间储备和余地。”

年末关键时点,强化跨周期调节、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的信号频频释放。

11月16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特别对话会,释放了稳定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政策导向——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继续面向市场主体需求制定实施宏观政策,适时出台实施更大力度的组合式减税降费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加强跨周期调节,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行稳致远。

国务院层面对此已有多次强调。11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和市场主体新困难,有效实施预调微调。11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党组会议强调,当前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挑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统筹研究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举措。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2日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指出,稳妥有序抓好岁末年初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搞好跨周期调节,谋划好明年经济工作思路,切实抓好今冬明春能源和重点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等方面工作。人民银行党委召开会议也表示,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跨周期设计,统筹考虑今明两年政策衔接,更好支持消费投资恢复,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业内表示,完善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要把握宏观政策调整的节奏力度和效力,尤其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精准支持。

今年以来,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货币和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相关领域投资增速也稳步回升。1至10月,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10.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在高瑞东看来,针对补短板需求,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实现精准施策。有关部门可以继续探索相关政策工具,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要充分运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对重点项目和补短板领域实施精准支持,同时对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基础上使用数量和价格工具双管齐下增加调控的精准性。”刘向东表示,做好跨周期调节,意味着在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的同时,锚定中长期目标,保持定力,抓住时机窗口,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围绕“十四五”确定的重大项目和改革任务,稳妥推进和重点突破,在完成年度目标的基础上兼顾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而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的关键在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前提下,维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同时积极推进既定的改革任务,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刘向东说。

地方上也在提早布局、加紧谋划明年经济工作。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有效投资依然是重要抓手。

11月10日,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十四五”主要指标和2022年工作思路进行研究部署。会议强调,要突出工作重点,瞄准重点地区、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发力,推动产业项目投资、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质效迈向更高水平。

湖北省日前也提出,要抓早抓实明年一季度“开门红”准备工作,抓紧制定一季度拟开工项目清单,尽快梳理明年产业新增长点,全力保障汽车、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持续稳定发力,统筹做好加快实施区域发展布局等重点工作,奋力夺取明年经济工作“开门红”,增强全年工作主动权。

重大项目建设也在压茬推进。11月16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举行了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据悉,此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0个,总投资81.5亿元,涵盖现代服务、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这并不是个例。今年前10个月,安徽省纳入投资计划的续建和计划开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382.4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98.5%;储备项目提前完成投资342.9亿元,重点项目合计完成投资15725.3亿元。该省还提出,及早谋划2022年重点项目工作,持续推进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引领型的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近日,2022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选报启动,拟选列重点项目按行业分为创新驱动能力提升项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城镇化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项目、生态环保项目、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其中,生态环境提升项目总投资5亿元以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亿元以上,节能降碳项目总投资5亿元,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5亿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进一步召开有关地方发展改革部门等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立健全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激发各类社会资本活力,促进重点领域项目加快落地实施,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积极财政政策尤其要增力提效。”高瑞东说。以投资为例,他指出,三季度以来,随着“十四五”规划的一些重大项目逐步落地,各地专项债发行进度也在加快,支撑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随着全年地方债发行工作接近尾声,各地近期提前启动2022年专项债申报工作,通过提前做好地方优质项目的储备和申报,提高后续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有助于在2022年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稳定投资增速。”

[责任编辑:曲统昱]
标签: 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