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历史经验弥足珍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把“十个坚持”作为过往百年积累的宝贵经验,要求全党上下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十个坚持”之一,被总结凝炼为百年历史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证明了人民是百年伟大成就的创造者,是百年恢宏历史的书写者。新的百年征程上,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人民、积极组织人民,凝聚成所向披靡的强大战斗力、排山倒海的磅礴凝聚力、矢志不渝的接续奋斗力,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人民群众所向披靡的强大战斗力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据统计,在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规模之巨大,任务之浩繁,动员人力物力之众多,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回顾党的革命战争史,人民军队在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缺枪少炮等极度匮乏的环境下,之所以一次次取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役的伟大胜利,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每一次斗争、每一场战役,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倾情参与、倾力支持、无私支援,无论是前方主战场还是敌后根据地,人民群众把最后一袋粮送战场、最后一尺布做军鞋、最后一个儿子送前线,始终与子弟兵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并肩战斗,构建起“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的军民鱼水深情。可以说,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革命的胜利生动诠释了这一规律的正确性,雄辩证明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人民,汇聚起人民群众所向披靡的强大战斗力,我们方能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
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磅礴凝聚力战胜了无数惊涛骇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面临重大考验、重要突发事件面前,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凝聚起“万夫一力、天下无敌”的强大向心力,从而战胜了一个个险滩激流、一起起暴风骤浪,在民族危急关头、国家危难时刻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聚合了中国人的“大力量”。在1998年的长江抗洪抢险时,依靠30多万人民子弟兵和800多万地方干部群众的英勇顽强、合力抗洪,势不可挡的长江洪流硬是被军民筑成的“铜墙铁壁”彻底堵住。在2008年的“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各省市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采取结对帮扶、资金援助、灾后援建等措施,帮助灾区群众重建起美好家园。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举全国之力实施了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了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性成果……无数个事件充分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是打不倒、压不垮、是不可战胜的。新的百年征程上,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英勇无畏的士气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凝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伟力,我们就一定能在无数大风大浪面前化险为夷,在无数风险挑战面前转危为安。
人民群众矢志不渝的接续奋斗力将是新百年征程的制胜法宝。回望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流尽最后一滴血”,还是国家建设时期的“宁可少活二十年”,亦或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杀出一条血路来”,广大人民群众的骨子里始终透着那么一股拼劲、韧劲、闯劲,始终永不退缩、永不言败、永不服输,可以说,百年伟大成就是人民群众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用艰辛与泪水挣来的、用拼搏与奋斗干来的,同时也启示我们,人民群众之伟力无穷无尽、坚不可摧,只要大家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就一定能在任何困难、任何挑战面前劈波斩浪、一往无前。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漫漫征程未有穷期,惟有奋斗披荆斩棘。新的百年征程上,百姓期盼吃得更好、穿得更靓、住得更宽、行得更畅、收入更高、教育更优、医疗更有保障、环境更美丽、身体更健康……广大党员干部作为百姓美好生活的“领路人”,要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两个务必”,立足本职岗位,发扬奉献精神,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忘本的姿态,苦干实干豁上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做出不负历史、不负人民、不负未来的应有贡献,永远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广大人民群众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以“生命不息、奋进不止”的坚忍毅力,百折不挠干,矢志不渝干,世代接续干,努力建设更加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作者:董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