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正文

如何充分汲取坚持理论创新的宝贵历史经验

2021六中全会配图

【六中全会精要解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卓越的历史智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坚持理论创新是其中之一。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伟大成就的思想密钥和关键所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奉行人民利益至上,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确保了党的发展壮大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

时代问题: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深刻关切

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基点,也是理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所在。马克思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铿锵有力的理论创新史、理论指导实践的跨越发展史,百年征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在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绽放出耀眼的真理光芒。

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深厚根基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现实基础。毛泽东强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主线是扎根于中国实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化中国”和“中国化”的有机结合,主题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提供放矢之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大地,着眼中国实际,反映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探寻中国道路,指引中国前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没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飞跃,就不可能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动融合中相互提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也滋养了马克思主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

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至深情怀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初衷,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也是激发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内生动力。面对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苦难局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国亟待完成的两大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这两大历史重任扛在肩上,记在心里,负重前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以百姓心为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学习和接受过程,而是守正与创新的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最好方式就是要始终厚植人民情怀,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在人民群众中汲取进步养分和前进动力。

理论惟有“常新”,基业方能“常青”。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取得了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理论自信、更高度的理论自觉,进一步筑牢发展的理论之基,把好发展的思想之舵,以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劈波斩浪、奋勇前行。(作者为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蒲丽娟,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ZX20101)成果)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