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2021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关于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后脱贫时代,低收入群体因其经济社会生活的脆弱性尤其需要政策关注和精准认定。核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财产以及支出情况,准确识别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对象,是落实相关民生政策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近年来,各地核对部门积极探索实践,在精准核对上取得重要成效,为进一步健全核对机制、推动核对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一、发展现状

伴随我国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及财产构成日益复杂化,救助对象瞄准和收入核查方面面临着挑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完善核对信息系统,查询、核对救助申请人经济状况,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重视。从国际来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建立了与我国相似的居民经济状况核查系统,服务民生领域,如智利、巴西以及部分欧盟国家。

随着社会救助体系的逐步完善,提升救助瞄准率,精准识别社会救助对象成为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此我国政府逐步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和机制。2008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委印发了《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民发〔2008〕156号),明确规定各级民政部门负责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信息查询核对的管理工作。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45号)要求“加快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健全完善工作机构和信息核对平台,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对象准确、高效、公正认定”。2014年5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的请求、委托,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核对办法或相关细则,推动和规范核对工作开展。

近年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快速发展,核对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各级核对信息系统有序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了网络通、数据通和业务通,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国核对信息网络,核对服务的部门和业务领域不断拓宽,核对工作形成极具发展性的全新生态。一是核对机构逐步健全。据了解,目前核对机构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部省市县四个层级基本都建立了核对机构,各级核对工作人员达1.4万人,工作机构和人员力量的配备为核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全国基本建成了以部级核对平台为核心、省级核对平台为骨干、市县核对平台为补充的一体化核对网络,为落实社会救助等社会政策提供精准化核对服务。三是核对服务领域稳步拓展。各地核对机构在巩固发展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已有核对项目基础上,不断拓宽核对服务范围,稳步实现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社会救助项目的全覆盖,有的地方还逐步满足社会福利项目核对需要。上海已在民政、住建等9个领域开展了低保、医疗救助、共有产权房、养老和残疾补贴、支出型贫困、儿童收养评估等17个经济状况核对项目。天津、江苏等地核对机构积极助力慈善组织精准核对帮扶对象,增强了认定准确性,提升了慈善项目公信力。四是实现部门信息深度共享。目前部级层面已能对多类信息进行查询,省级机构基本实现与相关部门各类信息共享。五是跨区域核对业务联动不断加强。目前已建立起上下互补、共享共用的全国核对信息资源库,为横向省份之间开展核查提供支持,同时京津冀、长三角区域核对机制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新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先行先试,打造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标杆。

从实践来看,核对工作日益成为服务社会政策的工具,成为推进社会救助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核对工作便民利民,有助于提高救助管理和服务效率,减轻行政成本,救助工作由“群众开证明”转变为“系统数据证明”“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通过信息化核对,救助对象更为精准,救助资金使用效率更高,能够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面临的机遇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社会救助改革发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和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等作出决策和部署,核对工作发展空间越来越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中央决策部署为核对工作规划了顶层设计。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要求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发挥各级核对机构作用。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中央决策部署为核对工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其次,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对工作注入智慧动力。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实现核对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核对工作未来趋势。

最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对核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消灭了绝对贫困现象,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同时我国还存在数量较多的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低收入群体,需要社会救助通过物质、服务等多种方式进行兜底保障。构建综合救助格局是回应现实需求的重要举措之一,这就要求不断健全信息收集、信息核对、信息分析、政策决策这一工作链条,推进信息聚合、资源统筹、效率提升,实现全国核对一盘棋。建立防止返贫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求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掌握低收入人口基本信息和动态变化以及救助需求,为进一步加强对象精准核对、监测预警以及政策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三、几点思考

当前核对工作整体进展顺利,取得积极成效,但还存在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及在信息共享力度、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核对整体效能等方面还有加大和提升空间。为实现核对工作标准化、一体化、智能化,推动核对工作高质量发展,未来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完善核对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是核对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作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核对信息化管理的依据。核对工作关键环节多,涉及层面广,需要一整套标准体系来提升业务的可操作性行和规范性。另外,对于已有的标准,需要根据业务发展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完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信息安全标准、数据标准等内容。要把标准融入到核对业务办理的各个过程中,减少出错机会,提高核对效能。

二是创新技术手段,完善全国一体化核对信息网络。核对信息系统是有效开展核对工作的重要基础,5G、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核对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按照由分散到集约的原则,通过界面集成、数据集成、系统集成、业务集成,形成全方位、全过程、集约化的核对网络体系,实现业务紧密协同、数据科学应用,才能为落实社会救助等民生政策提供稳固的服务保障。为此,应建立统一的个人授权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实现全国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登记和个人授权的认证体系,实现信息核对的“一次授权、全网通办、异地可办”。

三是加强部门合作,持续推进数据共享。核对功能的实现,得益于部门信息的充分共享。只有信息互联互通为困难对象精准核对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数据多跑路”才能为群众申请救助跑出“加速度”。在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基础上,实现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横向共享、资源上下互补,才能有效保障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核对业务协同有序开展。

四是聚焦低收入人口,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智慧救助、主动救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作用不仅限于收集信息、识别对象,还可以拓展成为了解社会脆弱群体基本情况的基础数据库,帮助工作人员全面、及时掌握低收入人群结构以及需求,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势,不断完善监测预警模型,提升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监测预警能力,发挥分析、监测、预警、研究等都多方面作用,为社会政策咨询服务提供支撑。

五是加强核对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综合业务能力。核对工作点多面广,技术性高,政策性强,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编制培训教材,采取线上线下授课、自媒体宣传、举办论坛、经验交流会等多种途径开展培训学习,创新核对工作人员培训模式,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核对队伍,满足核对业务办理、社会救助理论研究、技术管理服务等需求。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社会保障   何思研   居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