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青年自我认同的理论支撑及引导策略

【摘要】青年自我认同是其坚持不懈努力成才的源动力。从理论层面探讨青年自我认同绕不开承认理论。承认理论对人的多维度承认需求的揭示、对人的社会性的强调、对完整的全面的解放的人的追求,为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诸多启示。

【关键词】承认理论 思政教育 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承认理论关注完整的人、强调主体间性,与教育具有内在的双重关联

承认,是对自我和他人主体间关系的确证和表达。马克思的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承认思想。比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构想了承认关系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提出:“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再比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细致分析了资本如何使承认关系异化。

对马克思著作文本中蕴含的承认思想进行梳理和解读,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阿克塞尔·霍耐特提出的承认理论,是承认思想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一理论以更明确、更系统的方式,阐述着、丰富着马克思的承认思想。具体来说,通过承认理论,霍耐特表达了对主体的主体间性存在方式的强烈肯定:主体性是通过主体间性才得以建构的。如果我作为一个主体得以完整地存在,那么,我必须获得另一个人的承认。承认具有“情感承认”“法律承认”“社会承认”三种形式,分别秉持需要原则、平等原则、成就原则,可以满足个体对自信、自尊和自重的需求。以此为起点,霍耐特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规范性批判,使得承认理论区别于一般的发展心理学——它不仅仅关注人在成为完整自我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机制,更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内含政治哲学、历史哲学以及社会理论等层面的内容。

当前,马克思承认思想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当下霍耐特提出的强调人的主体间性生存结构的承认理论。这对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承认理论与教育具有内在的双重关联。

第一,承认理论对完整的人的关注与教育的育人本质相契合。教育通过宣传、引导和教化,旨在培养大写的人、全面的人;中国教育旨在培养能够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认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人类学层面的认识,对于人何以成为完整的自我有着深刻的洞见。因此,它可以成为解读教育这一培育人活动的理论视角,可以为新时代的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框架。

第二,承认理论对主体间性的强调与教育的对话属性相呼应。教育是一项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话性活动,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主体间性活动;而承认理论是一种建立在人的主体间性生存结构基础上、探讨人类解放的学说。因此,它可以成为对教育这一主体间性活动进行关照的理论资源,可以成为认识、研究、推进教育的理论基点,为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诸多启示。

承认理论之于“培养什么人”的启示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培养什么人”的目标。承认理论对于这一目标实现的价值,与其自身的目标和内容相关。

对完整的、全面的、解放的人的追求,是承认理论的目标,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承认理论对无产阶级摆脱枷锁、获得解放的呼吁,对全面的、完整的人的追求,能够使人们迸发出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能够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发现不足,从而生发出努力改变现状的信念。

改变需要行动,而行动必须要有方向。承认理论的内容告诉我们,必须满足个体对自信、自尊和自重的需求。其中,个体自我敬重感的确立,需要个体对共同体的事业有所贡献,需要社会评价系统认可个体的能力和成就。既然个体价值要在共同体中实现,个体“小我”需要在家国“大我”中寻找自身的意义,那么,把个体的“小我”融入民族国家发展的“大我”中,把自我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滚滚洪流中,就是当今国人行动的不二选择。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培养符合共同体需要的兴趣、能力与品格,使他们作出符合国家需要和时代需求的人生规划、职业选择。

承认理论之于“怎样培养人”的启示

承认理论对教育“怎样培养人”的启示在于,其勾勒出了人之为人的多维度需求。首先,在爱的承认形式中,个人需要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以形成基本的自信;其次,在法律关系的承认形式中,个人作为权利与责任主体需要被尊重,以收获基本的自尊;最后,在价值共同体中,个人能力和自我实现形式需要被重视与认可,以确立基本的自我敬重感。也就是说,个体完整自我的实现,需要他者情感的关怀,需要法律体系的保护,需要社会评价系统的认可。如果承认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愤怒、悲哀等消极情感反应,“个人人格内部就出现了心理的裂痕,像羞耻与激怒这些消极的情感就充塞其中”。由此,我们不难推论,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形成,依赖于多维度的承认。教育工作者要直面人的多重承认诉求,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应该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关怀学生。源自内心的、真诚的爱与关怀,具有打动、感染学生的力量,会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并在此基础上收获自信感。

其次,应该与学生保持平等的互动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间关系,因此,不管是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在日常交流中,都应该以平等的、开放的姿态与学生对话;并且,要虚心、坦然地接受学生的质疑和挑战,以合理的方式和内容进行回应。

再次,要切实维护学生的权利(既包括其作为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也包括其作为学生享有的权利)。这就需要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建立健全学生服务和管理体系。要畅通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反馈问题解决方案及处理结果,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尊重。

最后,要充分承认学生的不同特质。学校要优化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使学生的不同特质得到充分承认。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要么是根据成绩、科研竞赛成果,要么是根据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被量化、纳入考核标准的某些特质很难被承认。然而,当今“00后”大学生有着更加多样化的兴趣爱好、更加个性化的特长素质,因此,应逐步制定完善一种更多元、更丰富、更包容的评价体系,代替传统僵化的、片面的、保守的评价标准。

承认理论之于“为谁培养人”的启示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我们要培养的是拥护党的领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人。承认理论确认了主体间性生存结构,从而强化了主体对其社会性的认识,改变了近代以来对主体原子式的生存样态的认定。当人的社会性、群体性被正视时,共同体——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

具体来说,摆脱古希腊城邦的从属、中世纪神的附庸后,在近代哲学中登场的人则被构想为孤独沉思、与世隔绝的主体。出于对人的理性潜能的信任,笛卡尔建构了通过自我沉思来通达真正知识的孤独主体。然而,这种原子式的孤独自我并不为笛卡尔一人所有,而是构成了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共同的理论起点。本体论层面的个人主义最终带来了政治层面的个人主义,个体无止境的、特殊性的追求被认为是应当受到保护的,个体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目标被认为是应当给予支持的。甚至在一些学者看来,理性的期待可以被移除,共同的福祉不值得考量。

个体性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过度强调个人至上。个人至上思维危害极大:只强调个人而无视群体,容易导致人们只关注个人的利益,而忽视对公共道德和伦理的考量;只关注个人自身的发展,而忽视对他人和社会的深切关注。这种思想对学生群体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它容易让学生打着自我旗号,做一些只关注自我得失而不在意民族国家和社会的事情。具有这种个人至上思维的个体只能是眼界有局限、思维受限制的“小我”,难以实现自我的充分发展。

承认理论使我们摆脱了“个体是孤立的原子”的认识局限,重申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再度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承认理论指出,我不是孤独无依的自我,而是一种始终与他人共在的自我。主体有着被他人多维承认的需求,如情感维度的呵护、认识维度的尊重以及成就维度的认可。主体因为具有主体间性生存结构,所以必须始终与群体为伍。

承认理论向我们揭示了个体在生存层面上对他人和群体的必然需求。既然在生存论的意义上他人和群体对于个体而言不可或缺,那么,推导出的逻辑结论是:个体不仅要张扬个性,更要守护共性;不仅要尊重自身,更要维护群体;不仅要发展自身,更要发展共同体。当下,个体生存和发展必然依赖的共同体、归依和从属的共同体即为国家,由此,“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成为共识,对祖国由衷的、深沉的爱被激发。这种爱不是建立在空洞的口号动员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深刻的理性认识与反思的基础上。每一个“小我”的生存与发展,都与“大我”息息相关。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又阔步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雄关大道上。因此,青年人要勇于、敢于、乐于接力父辈的志业,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洪流,作乘风破浪的新一代,要在实现自我价值、张扬个性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在履行家国责任的同时成就完整的自我。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认同视阈下历史记忆的遗忘与选择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1YJC710092)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文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承认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陈良斌:《马克思的承认概念解读:从<巴黎手稿>到<大纲>》,《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12期。

③[德]阿克塞尔·霍耐特著,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为承认而斗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④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华网,2020年8月31日。

责编/赵博艺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