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揭示了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品质。
马克思列宁主义指明了敢于斗争的方向,敢于斗争必须善于斗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至此,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斗争的学说,毛泽东同志认为,矛盾是斗争开展的依据,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的多种矛盾中起着支配、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人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作为主要矛盾,带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形成了包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内的伟大建党精神,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满目萧条,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八大上,确立了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时期,面对“文化大革命”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思想路线,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不断斗争,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立足当前历史时期,胸怀“两个大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斗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和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宝贵精神品质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引领。
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敢于斗争的意志,敢于斗争必须坚持斗争
中华民族是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绵延至今,其中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民族尊严、实现国家统一的精神源泉,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坚持斗争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积弱、国家蒙羞,五四运动带了民族意识的伟大觉醒,在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李大钊等大批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而坚持斗争直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势力叛变革命,无数共产党人惨遭屠杀,中国革命遭受重创。土地革命时期,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都以失败告终,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转战陕北。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却并没有屈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引下,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强的斗争意志胜利的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以维护民族尊严的斗争意志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实现祖国统一的斗争意志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起了新中国,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社会关系动荡,邓小平、陈云等共产党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首,把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以坚定的斗争意志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历史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霸权主义、分裂主义做斗争,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中国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历史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南海问题上寸步不让,“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妥善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坚决反对“台独”势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休戚与共,始终为国家的利益、为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坚持斗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宝贵精神品质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党的领导核心凝聚了敢于斗争的力量,敢于斗争必须能够斗争
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是在同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斗争中逐步确立起来的,是在以革命的武装对抗武装的反革命的残酷斗争考验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党的领导核心的形成有效地凝聚了党的斗争力量,依靠着这股力量我们党带领人民军队和广大群众,冲破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一九四五年在即将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关键时期,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核心领导地位,为新中国的建立、抗美援朝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凝聚了斗争力量。“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大胆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同以往错误认识和僵化观念作斗争,党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了全党思想认识,稳定了动荡的社会关系,重新确立了斗争方向,使全党把斗争的力量凝聚到经济建设上,从而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改革开放重大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历史时期“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我们要与阻挡中华民族复兴的矛盾难题进行斗争,与传统的落后观念和思想阻力进行斗争,与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错误言行进行斗争,与党内各种腐败现象进行斗争,为了继续斗争,为了继续胜利,党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秉承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宝贵精神品质,团结一心、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取得了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辉煌胜利。
(作者:曾天雄,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罗龙熙,系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