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前赴后继地寻找救国方案,却屡遭挫折和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救国方案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先进政党和组织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在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经过百年奋斗创造了光耀千秋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百年奋斗  民族复兴  伟大成就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中艰难探索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走上历史舞台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鸦片战争失败后的晚清政府,先后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肆意入侵,鸦片贸易空前泛滥,白银外流加剧,通货膨胀严重。同时,为了支付条约中巨额的赔款和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进一步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关税自主权也被列强控制。各级官吏贪污腐化、横征暴敛,民众负担沉重,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中,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农民阶级揭竿而起挽救民族危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农民揭竿而起,走上抗争的道路。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坚持14年,转战18省,建立起与清政府对立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提出了平均分配土地、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等方案,但均未能实行。太平天国运动尽管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但是由于农民的阶级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0多年后,中国大地上又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反抗外国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中,广大农民用原始简陋的大刀长矛,与八国联军的先进武器进行殊死搏斗,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表明,虽然农民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以及先进政党的领导,难以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重任,无法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自救运动。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19世纪60年代开始,封建统治阶级中以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开明人士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积极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却没有让国家摆脱积贫积弱、走向独立富强。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是没有为改变中国的贫弱落后状况找到出路,更不可能承担起拯救中国人民的历史重任。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国方案。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向日本割地赔款,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①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从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来看,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历史进步性。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反对封建主义,惧怕人民群众,企图通过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救亡图存,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对此,毛泽东同志评价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孙中山等欲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学习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国家走向独立和富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组织松散,派系纷争尖锐,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尤其是幻想以承认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不能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来参加革命,结果“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这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也先后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以及教育救国、制宪救国、军事救国、科学救国等多种形式,都以失败告终。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鸦片战争后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出台的救国方案,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掀起革命高潮。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了。历史和人民把中国共产党推上了历史舞台。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九二一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改变了方向。我们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政党都比不上的,它最有觉悟,最有预见,能够看清前途。”《决议》强调:“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初心使命中书写了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风雨飘摇的黑暗年代。在当时中国的众多政党中,中国共产党如何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获得人民的认同、拥护和支持,是摆在幼年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前必须要回答的重大课题。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经历了太多从希望到失望的循环,他们不仅要看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宗旨,更要看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了什么。

“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时虽然只有50多名党员,但在党成立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提出革命的任务就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旗帜鲜明地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号召中国全体被压迫民众集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打倒军阀、打倒国际帝国主义、为和平而战、为自由而战、为独立而战,为实现工人农民的利益共同奋斗。这个纲领的提出,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指明了奋斗方向,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192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为《政治周报》所写的发刊词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这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最早的表述。

初心如磐,矢志不渝。为了实现党的初心使命,一批又一批党的中坚力量和革命志士被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张太雷、邓中夏、瞿秋白等党的优秀领导人先后血祭中华。1928年3月,夏明翰在临刑前大气凛然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言壮语。1935年5月,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代表共产党人精神高度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动人篇章。他写道:“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蔽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朋友们,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夏明翰和方志敏是无数革命先烈的杰出代表,他们面对死亡的坦然和从容,他们的人生绝笔,字字句句都体现出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真理的追求、信仰的坚守,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和高尚的革命情怀。1936年12月,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英勇坚决地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战争,在十五年的长岁月中,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示了自己是人民的朋友,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线。”“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的历史成就,使得今天处在民族敌人侵入的紧急关头的中国有了救亡图存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有了一个为大多数人民所信任的、被人民在长时间内考验过因此选中了的政治领导者”②。邓小平同志指出:“即使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年代里,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的血也流在一起,凝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系。正是这种血肉的联系,赋予中国革命以无限的生命力……”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摒弃前嫌,倡导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赴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全民族抗战,团结带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赴国难,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为着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为着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举行了轰轰烈烈英勇顽强的斗争,不管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难,我们总是坚决前进,绝不徘徊,绝不畏缩,终于使全国人民从黑暗中找到光明,从绝路中找到生路”。“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同时,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中国共产党以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对人民利益的坚决维护,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获得人民的高度认同和衷心拥护。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战胜利了!新的和平建设时期开始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这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的心愿和主流民意。但是,在美国等列强支持下, 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反共,挑起全面内战。面对拥有美式装备的强大敌人,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拿起简陋武器,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经过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三个阶段,特别是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些胜利来之不易,除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军队英勇善战,还在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和国民党相反,中国共产党不但在解放区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国民党统治区,在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④

历史充分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就没有新中国。而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心向背关系到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在那个前路充满坎坷和未知的年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大利益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广大人民群众用最质朴的情感和智慧,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坚守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和使命,筚路蓝缕,前赴后继,持续奋斗,跨过无数激流险滩,经历各种生死考验,战胜各种挑战和磨难,付出重大牺牲和代价,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气壮山河的革命意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赴汤滔火、舍生取义、英勇奋斗的壮丽史诗。

《决议》指出:“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9.7元人民币,钢铁产量只有16万吨,人均寿命只有35周岁,直到1954年毛泽东同志还告诫全党:“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就是在这样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崭新课题。中国共产党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人民解放军得到壮大和提高,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1978年我国人均GDP不到200美元,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面对当时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巨大发展差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

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稳步而坚决地破除阻碍国家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2年的51.9多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坚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积极应对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创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的富国强国政策和改革举措,战胜一系列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风险挑战和惊涛骇浪,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决议》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13个方面概括了新时代的发展成就。这13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的重大方略、重大工作、重大举措进行了系统阐述,体现了这个阶段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这一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作者为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注释】

①④《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页、125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4-185页。

③《邓小平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72页。

责编/谢帅    美编/李祥峰  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