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

摘 要: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并在重要历史节点以历史决议形式加以确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该历史决议既是对前两个历史决议的继承,又立足于历史和世界大势,在总结新鲜经验的同时,郑重提出“两个确立”,统一全党思想,发出新时代的动员令,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吹响新时代的集结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历史经验 历史决议 百年历程 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议的说明中指出,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认为,决议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同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必将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论述

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来重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1]。1947年,周恩来在《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中谈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时也讲了三个原因:“第一,人民拥护我们作战,相信我们是为他们做事的”;“第二,我们的军队,是为人民的,是人民的子弟兵”;“第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得好”。[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2014年10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2016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中指出,“我们党抓党的建设,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不断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并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实践要求加以创新”。在2021年2月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他提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时代之问,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主题做了铺垫和预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明确总结为“十个坚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十个坚持”的部分内容及其内涵和外延已进行过详细的论述。

关于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人民”一词的出现频率极高。在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2021年2月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关于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我们党“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 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成功之道。

关于坚持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他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锻造而成的,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中国共产党从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如今拥有9500万党员的大党,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在202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我们党已经执政70多年,还要长期执政下去。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大支撑,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对历史经验的正式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面正式总结党的奋斗历史经验,并以历史决议形式加以确定的共有三次。

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次决议第二部分依次阐述了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三个历史时期中党所取得的“伟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指出党实际领导了1924年到1927年的大革命运动。从第三部分开始,决议尤其详尽总结了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梳理了党内历次“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和思想上的表现、危害,及其产生的社会、思想根源,并“作出了正式的结论”。同时,决议着重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人民军队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几个主要方面,概括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肯定了毛泽东在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上的杰出成就。决议还明确指出,“二十四年来的中国革命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在证明着,毛泽东所代表的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3]这一论断使得全党、全军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巩固和统一。这次决议不仅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顺利结束,也为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历经20个月的反复修改才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这次决议开篇就写到,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党在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经验”。决议总共八个部分,前六个部分都聚焦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就,决议不仅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各族人民从一百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是建国三十二年来最基本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决议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进行基本的总结,并形成了十条结论。[4]与此同时,这次决议既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又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权威判定,指出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并以其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概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中产生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从主要内容上看,决议共有七个组成部分,按照不同时期的主要历史任务将百年党史分为四个阶段,并总结了各阶段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及其实践。决议不仅展示了重大成就,也总结了历史经验。决议尤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更为全面、科学的定位,指出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决议作出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决议还将党百年奋斗经验概括为“十个坚持”,这些经验较之前两个历史决议中所总结的,更为全面、更为系统,不仅揭示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逻辑、历史规律,也昭示着党和国家在新的百年发展的理论进路。

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划时代总结,三个历史决议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1945年、2021年历史决议公布之前,党内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党史研究、学习活动,而1981年的历史决议拟定之前一年,全国范围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81年和2021年的历史决议都是在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意义的“六中全会”上公布的,而三个历史决议公布前后都有党的重要会议召开或即将召开。其中,六届七中全会是七大的预备会,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则公布了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时间,而1981年的历史决议公布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在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三个历史决议都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过去的奋斗历程,聚焦总结党的阶段性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历史经验又分别包含着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功“秘诀”,它们以历史决议的形式得以正式总结和确定下来,成为指导此后实践的行动指南。

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使用“问题”一词不同,2021年的历史决议使用了“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表述。对照三个历史决议可以发现,基于时代背景、历史方位和发展定位的不同,不同时期的历史决议分别聚焦国家发展中一些关键性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侧重于总结党的发展历程中影响中国革命和建设全局的历史问题的经验教训,但并未忽略成就展示。而2021年第三个决议则是一个全面汇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成功经验的理论体系。它不再使用“问题”一词,代之以“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意义深远

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也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关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概括为“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他强调,我们必须“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回望拟定三个历史决议的初衷及主要内容,观照未来,新的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总结经验,统一全党思想,发出新时代的动员令。就1945年第一个历史决议而言,早在建党初期,党内有关革命发展道路就存在分歧。局部执政后,尤其是从六届四中全会起,相关分歧更趋显性化。第一个历史决议公布后,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对“左”倾教条主义也进行了有力清除。至于第二个历史决议,邓小平在主持起草时就曾设想,“使这个决议起到像一九四五年那次历史决议所起的作用,就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5]。事实证明,两个历史决议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远超预期,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高度统一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之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但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也空前提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传播优势不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在新冠疫情发生后,西方国家为转移国内矛盾和民众的注意力,不断对中国发起舆论战,蓄意抹黑和污名化中国共产党。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更加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两个确立”对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基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做出的正确判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动员令已经发出,全党要以“两个确立”统一思想、步调,形成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总结经验,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吹响新时代的集结号。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说,“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6],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实际上,这一基调是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确立的。1981年5月,拖了一年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还未能定稿,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表示,重大的问题需要形成统一的看法,党内党外都在等,国际上也在等,“人们看中国,怀疑我们安定团结的局面,其中也包括这个文件拿得出来拿不出来”[7]。而在正式决议的最后一部分,标题就是“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两个历史决议统一了全党思想,维护了全党团结,为党继续前进提供了重要保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谷,在马克思主义被否定,党的领导被质疑的严峻挑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出“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这样辉煌的业绩,足以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也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历史经验的正式总结既是四个“自信”的反映,也是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

总结经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提供行动指南。1945年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提出,“全党已经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随后召开的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1981年第二个历史决议公布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第三个历史决议中这样写道:“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已经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和精神力量。这次决议提出的“十个坚持”,既是对党过去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必然也是新的百年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6页。

[2]《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76—277页。

[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4—111页。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59页。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7页。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049页。

[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2页。

责编:于 飞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