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伟大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核心精神源泉,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能够绵延持续、薪火相传、建立璀璨文明的核心奥秘,也是纵观人类社会古今,任何事业成败的关键精神内核。新时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注重个人修养和集体文化相结合,致力于形成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致力于形成珍惜民力、爱惜资源的领导作风,致力于形成目光远大、奋斗不息的民族情怀,同时要避免形式主义。
关键词:新时代 艰苦奋斗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都非常重视历史的价值。在一个大的人类文明的时空尺度下来考量和评价事物本身,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所共有的思维特质。艰苦奋斗精神及其实践,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同样也要在大的人类文明和历史尺度中来观察和理解。
艰苦奋斗是古往今来人类一切事业的成败关键
纵观人类历史,艰苦奋斗是人类古往今来一切事业成功的必然途径和奥秘。任何人类事业,无论出于什么时代,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还是思想文化的,其创业之始,无一不充满了筚路蓝缕、百折不挠的艰辛和持之以恒、艰苦卓绝的探寻。无论是人类文明之始,还是各国文明之端,还是古今历代之兴,皆是如此,绝没有一件伟大事业是在万事俱备、安乐享受的环境下成功的。
丧失艰苦奋斗精神也是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事业衰败的根源。大凡创业之始,其先驱者筚路蓝缕,不辞艰辛,此后承平日久,便逐渐丧失了警惕之心,认为可以开始安乐享受,最终导致事业败亡。史学家普遍认为,西方古罗马帝国的衰亡与骄奢淫逸的享乐主义直接相关,而在东方,无论是先秦之桀纣,还是包括秦隋二世而亡的历代王朝末期之衰败,均警示了抛弃艰苦奋斗、放纵骄奢淫逸的严重后果。正如孟子语重心长地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从历史经验的角度而言,无论在何时,要想保持事业的成功,就必须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刻要求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精神
在历次新技术革命的驱动下,当今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数百项工业产品生产能力长期居于世界第一位,为今日世界的繁荣做出了极为显著的贡献,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然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从西方而言,数百年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西方顽固的物质中心主义,西方发达国家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其他国家。对世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全球资源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就我国而言,经过了多年远高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的快速发展,在取得辉煌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逐渐面临着来自国际格局变化和内部发展模式转换的压力。一方面,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粗放式的发展已经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作为一个人口总量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大国,我们必须始终要有戒骄审慎的心态来应对充满变数的发展挑战。在当前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面对着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事业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共产主义事业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社会最终的自由与解放,这一事业毫无疑问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重要部分,毫无疑问也必然是长期、艰苦的。尽管经历了新中国七十多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面对通向人类最终自由的漫漫征途,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全球而言,社会主义运动总体而言依然处于低谷;从国内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面临着众多困难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不断应对国际国内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始终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面前的长期艰巨难题。
因此,无论当前已经取得何种程度的成就,都要始终戒骄戒躁,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况且相较于全人类最终的解放,目前的成就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始终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其行愈远,其志愈坚,在任何时刻都不能抛弃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前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难点
尽管艰苦奋斗精神如此之重要,但新时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和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一代青年对艰苦奋斗精神理解不足,享乐观念有所流行
伴随着改革开放取得的发展成就,我国已经基本摆脱了票证时代的物质短缺。以90后、00后人群为主体的新一代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很少有来自物质短缺形成的窘困之感。而发达地区城市独生子女在其成长中,更受到了全家庭的高度重视,更无物质之忧。这些从小衣食无忧、备受宠爱的新一代青年成为当今中国青年的主流群体。他们在成长阶段摆脱了物质缺乏后,一个基本的人生价值问题随之而出,即如何才是人生的价值?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多元思潮的泛滥,通过影视媒体传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观念在青年人中有所流行,从而引发了众多包括拜金、追星、崇富、奢欲等不良社会现象。新一代年轻人观念上的潜移默化的改变,成为隐藏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思想危机。
社会价值观对是否要保持艰苦奋斗的认识模糊
新一代青年的思潮只是整体社会观念的一个侧面反映。事实上,经历了改革开放后数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无论是整体经济实力,还是普通家庭的经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的地区甚至超过发达国家。这种情况下,是否还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对这一问题,很多人的观念事实上有所动摇和怀疑。其本质在于社会信仰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歧化。例如:有条件了不享乐做什么?钱不花干什么?人生短短几十年,图什么?这反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全社会致力于经济增长、发展物质文明,而对于内在理想信念的追求及精神文明塑造存在薄弱环节。这种思想观念上的模糊,势必引发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失格。要么不惜一切追求物欲、放纵享乐,要么丧失奋斗精神,所谓“躺平”。可见,构建艰苦奋斗的社会价值观念,无论对于个人的人生奋斗而言,还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当前非常重大的考验。
社会发展理论的误区
近代以来,尤其是二战后西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全球大流行,产生了一个非常令人惊异的理论和现象,即可以通过超额的消费促进增长。这一结论本身尚且值得探寻,包括高负债、高杠杆、透支环境资源和未来预期所形成的短期经济繁荣是否可以持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依然值得探讨。但是其引发的一个推论则显然是错误的,即“浪费可以促进发展”。从对GDP的计量方面可以发现,通过对消费终端产品的大量无效消耗,并由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最终可以拉动投资和消费以及产业链的短期繁荣,从而大量增加账面的GDP数据。这引发了现实中很奇怪的现象,即为了在GDP竞争中胜出,一些地方政府做出大量无效的浪费性投资和支出,丝毫不珍惜民力和公帑,闻之令人心痛。这些现象,看似荒谬,然而背后却有错误的理论支撑,即“浪费有利”论。这甚至成为奢侈享乐主义背后“合法”的理论支撑。
新时代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践形态
新时代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在精神上一以贯之,在实践上与时俱进。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本清源,在全社会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进取的社会文化。一个时代观念的形态,决定了一个阶段社会行为的特质和社会前进的方向。因此,大凡勃勃兴起的文明时代,一定有艰苦朴素、积极进取的社会文化和主流观念。衰败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也一定会导致整个文明形态的衰败。人类文明数千年历史长河皆证实了这一点。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要通过动员式的集中学习教育途径,更要注重社会普遍的文化引导和全方位的价值熏染。尤其是需要关注青年观念的养成,要在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塑造崇尚简朴、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观念和价值导向,这需要整个社会舆论、媒体、文化、乃至艺术、娱乐等各个方面形成合力。
其次,要建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念和理论。归根结底,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建立在有效的人类活动和有必要的人类需求之上。通过提前预支的消费刺激甚至进行无效的大额投资支出以及以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本质上都是饮鸩止渴式的发展,势必不能长久。纠正这一观念需要在理论与实践多方面共同努力,改变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再次,要形成爱惜民力、珍惜资源的执政思维和作风。理论的构建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然而好的执政思维和作风却可以更快地形成。在物质文明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新时代,个人生活依然要崇尚节俭。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工作中一方面要积极进取,有所作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解放事业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则要爱惜民力、爱惜资源、珍惜公帑,实现民心拥护和可持续发展。得民心者得天下,历代王朝衰败,不但表现在君王、官员个人行为上的奢侈淫逸,更表现在对民力的滥加征用导致天下苦不堪言。只有领导干部在生活中尚简尚朴,在工作中珍惜民力珍惜资源,才能真正将艰苦奋斗精神落在实处。
最后,新时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也要避免形式主义。任何时代,艰苦奋斗都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发展需要,而不是流于形式。古代官员表面崇尚俭朴乃至下属官员故意在衣服上打补丁的现象绝不可取,而今有些地方以艰苦奋斗之名给青少年故意吃冷食也值得商榷。这些都是不解其本而逐其末的形式主义的表现。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根本上是要形成克勤克俭的生活观念和廉洁奉公、积极进取、为人类自由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观,以及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民族情怀和社会文化。
【本文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责编:周素丽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