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都市圈建设按下“快进键” 蓄积经济发展新势能

都市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指出,进一步提高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将突破3.3万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这是2019年我国正式提出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以来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

今年以来,南京、福州、成都三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相继获批,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定,有望年底印发实施,都市圈建设按下“快进键”。业内人士指出,大城市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的驱动力,围绕大城市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既有利于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也有利于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释放巨大内生发展动力。

根据《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都都市圈将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眉山、资阳共同组成,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背景下,成都都市圈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集聚人口和经济势能,提升成渝地区极核功能,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既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手段。近些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被摆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都市圈是城市群的基本支撑和主要带动力量,从根本上决定着城市群发展的能量与质量。因此,推动城市群发展,必须加快都市圈建设。

“现代化都市圈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最大潜力所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都市圈建设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范恒山也认为,发展都市圈有利于形成产业和人口等要素的集聚,从而能够在比较高的层次上以比较强的力度形成创新创造力,推动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另外,都市圈有条件形成能量辐射和功能转移,借此促进生产力空间结构优化,并带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王凯认为,中国经济下半场将以人口为导向。根据“七普”人口调查数据,我国十大人口增长最快城市分别是深圳、成都、广州、郑州、西安、杭州、重庆、长沙、武汉、佛山,上述十地人口总额为1.58亿人,人口增量达0.42亿人。

“有人就有发展动力。人才红利潜力大、人口红利依然显著、经济增长动力足是上述城市的共性。”王凯说,要深刻把握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顺应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要求,尊重规律,推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王凯还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正从传统工业时代进入后工业时代,中心城市过去“摊大饼”式发展路径以及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虹吸”效应将明显改变。

“同城化发展将是关键。”王凯说。目前我国都市圈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交通通达深度不够、产业协作配套不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国土空间布局不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以一体化建设为重点,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同城化正成为各都市圈率先布局的重点。成都方面,到2025年,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初步成网,城际“断头路”基本消除,加快形成轨道交通、高快速路一小时通勤圈,成都都市圈水网体系进一步完善。福州方面,11月29日召开的福州都市圈建设推进会审议了《福州都市圈(闽东北)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纲要》等三份文件,签署了《同城化同家园——共建福州都市圈合作备忘录》等四份框架协议。根据福州都市圈(闽东北)重大项目清单,共有项目117项,总投资8660.51亿元。

除此之外,杭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均在谋划中。根据深圳“十四五”规划,深圳都市圈将以深莞惠大都市区为主中心,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为副中心,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杭州方面,杭州都市圈希望以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为核心,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目标到2025年,都市圈经济总量将达到4.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0%。

[责任编辑:曲统昱]
标签: 都市圈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