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共产党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进程

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和“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形成,逐步发展出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中国加强了与其他各国的交流往来。但同时西方腐朽思想也得以涌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逐渐传入国内,在社会中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如果任凭这些消极腐化的思想肆意发展下去,党和国家的建设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并多次强调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82年,党的十二大顺利召开,会议中明确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自此,精神文明建设被摆到了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样的战略高度,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紧密关系。社会要想得以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地提高生产力,尤其是在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和根本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社会之中。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和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强调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整体性发展。不良社会思潮之所以会影响和危害到社会中的一些人,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人还没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守正确的立场,内心矛盾交织,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好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内在关系。人与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会形成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多方面内容的一系列关系。这些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这种关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超越了产生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且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抗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物质文明建设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国家的科技、教育等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物质文明的支撑作用。而精神文明建设也能反过来促进物质文明更好地发展,以先进的精神指导和加速物质文明建设。当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时,就会波及人们自身的精神世界,出现道德的滑坡和信念的缺失,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加剧社会矛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把握和运用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人人都能实现丰衣足食,且知荣辱,守礼节,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清醒认识到政治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作用,将政治文明纳入“三位一体”总体布局

党的十二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加快对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使之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迷,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得美苏冷战的两极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些西方国家借此加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攻击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有意限制我国发展,实现所谓的“和平演变”。从国内情况来看,当时部分学生和知识分子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错误思潮的煽动,党和国家建设面临较为复杂严峻的社会形势。为了守护好改革开放带来的丰富成果以及保证改革开放继续平稳的推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应对,审时度势并冷静研判,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民主政治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作用。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成功召开,会议中我们党在继承和发扬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和方针基础之上,进一步按照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展开具体规划,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三位一体”总体布局。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继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并明确提到要把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被摆到了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样的战略高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也得到进一步明确和深化,更加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突出强调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不断加深,逐渐形成的是畸形的社会生产关系和民主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初,我们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制度设计,主张的是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通过这种充分的发展成果将人从对物的依赖性中逐渐解放出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的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制度形态上否定了少数剥削者压迫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制度,也否定了维护少数人特权和强权的政治价值理念,始终坚持公正、平等、民主、自由的价值取向。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略。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中,要想实现人民民主,需要法律的保障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保障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通过不断地制定更细致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人民应享有的公民权利,使得法律制度真正反映人民真实意愿,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要求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总体布局。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涵盖社会文明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快,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建设管理方面也出现了城乡差距扩大、阶层不断分化、人口问题突出等许多新的问题。尽管当时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依旧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物品供给极度匮乏早已不再成为问题。然而,人们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与我国社会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落后的矛盾却逐渐凸显。这一变化对党和国家社会治理思维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日益突出的社会建设方面需求,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凭借高超的政治智慧,提出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持续平稳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论断,强调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我国当时面临的社会建设形势作出总体分析,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四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论述,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次会议正式把社会建设摆到了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发展了在“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发展文明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生活现象的基础不是人的某种理念或精神,而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客观关系。在“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导下,社会建设成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加强教育、就业、医疗等工作力度,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又各得其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从“小社会”入手,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管理、建设和谐文化等,而且还着眼于“大社会”,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以推动国家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协调发展。在“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建设通过不断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新发展。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加剧等问题也成为阻碍我国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国际上看,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全球的热议话题。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势必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承担更多的国际社会发展责任。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人沉着思考,积极探索,适时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详尽阐述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同时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并提出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创造了“五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首先,从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始终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中的中心地位。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加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意在保障当代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同时,更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拓宽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渠道,也进一步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力求构建科学的、全面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政治建设能起到政治保证作用,文化建设能够提供方向性的引导并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社会建设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则可以持续地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这五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再次,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产力可以用来充当文明形态之间的区分标准,即文明形态的区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却是无限的。面对这一发展矛盾,当代中国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将建设良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始终坚持的战略目标。最后,从人与世界的关系来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旨在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发展进程中兼顾“人民幸福”和“人类解放”。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共谋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呼吁各国建立全球生态合作共同治理的新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会上充分展示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五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成为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为整个人类社会向着更高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断地去探索社会前进的道路与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较快发展,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成熟稳定的实践方法和现代化道路。同时,“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也并不代表一种永恒固定的万能范本。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和影响之下,中国面临的内外矛盾也在不断变化,还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巩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持续深刻地去引领人类世界的未来走向。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