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引领水利与文旅共生互融
——辽宁本溪关门山水利风景区典型案例
关门山水利风景区位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陈英村,依托关门山水库而建,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2002年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区生态环境优良,发展动力强劲,通过探索“水利+体育”发展模式,利用景区山水资源优势打造知名体育赛事,如巴图鲁关东越野赛、五彩辽宁国际极限越野挑战赛等,年均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人次,提升了景区周边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带动了乡村生态农业和民宿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该景区拥有水利部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松辽流域水库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辽宁五十佳景等荣誉。
夯实发展基础,突破发展瓶颈,推进多元融合
坚持生态优先。景区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促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景区建设全面落实地方河湖长制考核体系并纳入地方生态补偿政策范畴,在设计、选址、建设各个环节,均注重全面保持原有景观的自然性、生态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景区植被保护完好、水域面积稳定。为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景区在保留岸线原有植被的基础上,新增草皮绿化面积8740平方米,栽植乔木6589株、灌木7010株,铺草坪2040.33平方米,水库常年保持一台小机组运行,确保批复的0.4立方米/秒的生态下泄流量标准执行到位。景区内所有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集中收集,外运排放,污水处理率达100%。
创新投入机制。为了解决景区建设投资资金不足的难题,本溪县政府将水利投资公司市场化转型,明确其职能定位,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关门山水库管理单位原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于2017年开始尝试引入民营资本,合作旅游项目开发。2019年景区正式改制为县属企业,隶属水务集团。改制以后,社会资本主要承担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开发,国有企业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负责水库日常管理工作,不同投资主体间通过签订权责分明的合同协议,建立激励相容的约束机制。景区自引入社会资本以来,新增建设投资累计超过1.2亿元,新建旱滑、水滑、时光隧道、玻璃栈道、高空飞人、悬崖秋千、森林滑索、高空蹦极等环境影响程度低的商业化项目,彻底扭转了景区以往项目少、营收低、设施差的状况。
突出水文化特色。一是水文化氛围浓厚,景区依托水库工程,实景开展水文化、水科普、水情教育活动。因地制宜利用泄洪防护廊、水库导流洞、天然溶洞等,打造了与山水相依的水文化科普长廊和水文化展示景观。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组织志愿者开展水文化公益活动,让爱水护水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景区围绕本溪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将当地特色的山、水、枫、雪等景观资源,以“枫生水起”的形象定位进行了整合,通过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等特色文化进行串联,保护性开发了红叶湖、听风谷、迎仙壁等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的景点。三是红色文化鲜活生动,景区充分挖掘东北抗联红色文化,推出“重走抗联路”等红色旅游路线,以东北抗联遗址和抗联事迹为基础,为公众提供沉浸式体验,使红色教育功能更加凸显。
探索“水利+”多业态发展。景区依托水库工程及周边山水资源,将“关山湖”打造成集水文化、水科普宣传、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山水观光旅游、体育赛事承办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旅游品牌。景区先后举办了山地越野赛、冰钓挑战赛、端午龙舟赛等赛事,将体育元素融入文旅发展;引入大型灯光秀和真人杂技歌舞等文艺表演,为游客提供多维度艺术互动体验;开发出“关山湖”品牌矿泉水、玉香茶等精品文创商品,拓展水利风景区盈利渠道,探索出了一条以水利景观为中心,多业态协调统一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治理成果领先,建设成效显著,综合效益凸显
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景区严格按照水利和环保部门要求,对景区水生态修复和硬件设施持续投入,兼顾水利工程防洪安全、生态修复、水岸造景、休闲旅游的多重功能。景区山林面积84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噪声指标达国家一类标准,景区水域面积为5600亩,水质长期稳定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水库水电站常年确保下泄生态流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下游生态用水的需求,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水污染防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周边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使景区生态红利得以持续释放。近年来,景区野生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多,苍鹭、白鹭、野猪、獾子等数十种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繁殖,红松、红豆杉、人参、细辛等51种珍贵树种和上百种名贵中草药材在此生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和“生态幸福感”重要来源。
经济社会效益双赢。景区通过创新管理经营体制,充分挖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水利风景区旅游新业态,不断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辐射力。2016年至2019年,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不断攀升,年游客接待量从5万人次增长至50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年旅游综合收入从60万元提升至最高3600万元。
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改善了当地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同时也辐射带动了乡村生态农业和民宿产业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景区规模的不断壮大,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截至目前,景区已经吸纳600余人稳定就业,其中80%为周边村民和企业下岗职工,人均月收入达到3200元。景区通过不断充实人才队伍,拉动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旅游消费体验的同时,也为当地政府打开了脱贫强村的新思路。
文化科普效果显著。景区依托水利工程外观设计,结合地域人文特色,修建了龙王阁、龙骧台、五美仙子等景观和雕塑,并将民间历史文化传说和水利工程特色亮点编入导游词,弘扬当地深厚历史积淀,展示东北民俗文化的魅力。景区充分利用景区水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普和体育赛事活动,并通过景区新媒体进行网络宣传推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景区开展的文化科普和特色研学活动,每年吸引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研学队伍300余批次,10000余人次。景区已成功入选“辽宁五十佳景”,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成为促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以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引领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
关门山水利风景区围绕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在观念和实践层面均做出了创新探索。
景区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在景区建设中实现多元化投资的做法,破解了水利风景区发展资金难题,使景区很快走出低谷,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这种创新的思维和大胆的尝试,为同行业提供了借鉴。在坚守水利主体功能不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将自身禀赋与民企实力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其中,政企联动各显其能、机制设计激励相容,是关门山水利风景区又一个创新亮点。其成功的实践也为国企与民企合作共建水利风景区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门山水利风景区近几年的巨变和发展,是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水利主管单位的关心指导和广大水利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力量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关门山水利风景区的繁荣有序、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足以说明“政府统筹、水利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正为水利风景区稳步向前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