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系列表述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论断。既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体现,又凸显了从“经济”到“政治”的递进关系,为不确定的当代世界赋予确定性。
【关键词】历史正确 全球化 逆全球化 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自2020年春季至今的一年多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之中,此种“鲜明立场与态度”曾经在多个场合反复昭示和表明。这一表述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论断。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说:“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愿继续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系列表述蕴含的辩证思维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系列表述蕴含“破”与“立”的辩证思维。“破”的对象,最早指的是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领域的“逆全球化”思潮(具体包括“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以及国内经济社会领域的“逆开放”思潮(具体表现为“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就此而言,“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就是反“逆全球化”和反“逆开放”,就是主张两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的经济全球化以期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以及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经济“全面扩大开放”。所谓“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厘清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所“破”的对象,其所“立”者也就不言而喻、呼之欲出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意味着选择开放而不是封闭,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选择共赢而不是独占。换言之,其意味着“一起坚守对开放发展的承诺”“一起选择走合作发展的道路”以及“一起共筑互利共赢的未来”。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500多年来,无论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还是霸权主义,都带来对立与分裂,制造动荡与冲突,人类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从殖民扩张时代列强间战火频仍,到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剑拔弩张,再到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人类社会清晰显示从对立、矛盾与冲突向和平、合作与和谐演进的历史逻辑。”
就其深层逻辑而言,“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是指:一是“与历史真相站在一起,不被现实谎言和假象所迷惑与干扰……敢于坚持历史之本来、历史之本源和历史之本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捍卫历史真相、坚守历史真实”;二是“与历史进步潮流站在一起,不被现实逆流和‘回头浪’所裹挟与淹没”;三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站在一起,不被现实反常和‘回光返照’所蒙蔽与带偏”;四是用“正确的历史观作支撑、来托底”。质言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需要我们秉持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如“充满敬畏之情”“保有宽容之心”及“洞悉历史之势”;需要我们在历史正确方向上推进史学研究,致力于去做“有方向的研究”“有灵魂的研究”“有立场的研究”以及“有分量的研究”。“选择历史正确”和“书写正确历史”密不可分,“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就是要认真研究人类社会基本规律和发展大势,牢牢把握时代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特征,准确界定自身的历史方位与内外使命,适时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科学判断和决策,善于采取既有利于自身发展也有利于共同发展、既有益于自身安全也有益于共同安全的战略性举措”。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系列表述体现了从“经济”到“政治”的递进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系列表述,有两次分别出现在2020年5月及7月,讲话的直接对象分别是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等”,前者是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所设的34个界别之一,后者所代表的正是中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可以说两次讲话主要关切点仍然是我国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研判和经济发展擘画。此后,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主旨是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总结特区建设经验,阐发党中央在新时代赋予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前文所述的“两个坚定不移”直接关系到“特区”之“特”,甚至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之“先”之“范”。“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圳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至此,“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经济事务。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其对象是“来自世界上160多个国家500多个政党和组织逾10000名代表”,而“政党是国家政策的源头、人民利益的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之主旨讲话首次将“历史正确的一边”与“人类进步的一边”并称,表达的是中国共产党继续与“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的决心与意志,“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表述的政治属性,遂得以彰显。
无论批判抑或建设、经济抑或政治、国内抑或国际,“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实际上体现出“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高度统筹性;而其所表达的绝不仅仅是某种“鲜明立场与态度”,更是“确定方案与制度”。众所周知,制度构成了稳定的、有价值的以及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从根本上说具有持续性,足以作为规则塑造、限制和转变人类行为,具有决定政治过程参与者资格和范围、决定政治竞争过程成功者与失败者、影响乃至决定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分配、塑造人们的政治身份与政治认同等重要功效。一国的政治制度由该国的经济社会基础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其经济社会基础,乃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国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特别是“在中国的哲学中,发展和管理经济永远是政府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政府承担着提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应对危机、提供公共服务、平准市场等责任,民间资本提供的则更多是创新活力”。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的经济全球化以期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以及坚定不移地推动本国经济“全面扩大开放”,可以说构成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所蕴含的某种基于制度自信、上升为普遍性和建设性历史叙事的中国方案。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系列表述为不确定的当代世界赋予确定性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暗含着一种“十字路口”的隐喻意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此起彼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人类带着焦虑和迷惘,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也恰是急切呼唤全球领导力的世界。2020年,英国学者菲利普·塞吉安特(Philip Seargeant)出版专著《讲政治故事的艺术》,直言“当前政治局势可以简单归结为,‘后真相’和‘民粹主义’这两种全球文化趋势的作祟”。治理困局导致的不确定性程度之剧烈,直接造成“后真相”及“另类事实”等思潮的蔓延,进而被民粹主义政客利用,成为挑拨仇恨、塑造他者、极化政治、割裂社会及至以邻为壑、开全球化倒车的观念温床。基于理性和同理心的确定性,乃至理性和同理心本身,竟然日渐成为今日世界的稀缺资源。关于全球领导力的消长,美国学者杜如松(Rush Doshi)的新著《持久战:取代美国秩序的中国大战略》认为:冷战结束以来,美中关系的核心是地区秩序,现在则是全球秩序。而揆诸历史,新兴崛起国取代守成霸权国的关键靠战略而非战争。在美国主导的旧式国际秩序中,霸权国在地区与全球秩序中的地位来源于三种宽泛的“掌控方式”,即胁迫能力(用来迫使其他国家服从)、利益诱惑(用来激励其他国家)和合法性(用来正当管理其他国家),这些方式被用来规范其他国家的行为,构成全球领导力的核心要素。殊不知,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早在22个世纪前便已指出:“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深刻影响当下中国思维与行为的文化基因,向来都是“近悦远来”的德性政治。
尽管“进步的信念并未消失,但正受到质疑”,但我们需要牢记的是:“道德宇宙的弧线虽长,终归于正义。”就此而言,一切人类前途命运和进步事业的关注者责无旁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亦责无旁贷,理应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提供确定性,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共同指明“历史正确”的方向,以期更好地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欣喜地看到并将继续见证:由此种“历史正确”的方向揭示的人类编年史,是有别于唯我独尊别无他途的“历史终结论”的历史,是有别于“受害者视角”和“仇恨叙事”的历史,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历史。
(作者为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济宁市尼山学者)
【参考文献】
①金民卿:《在历史正确方向上推进近代史研究》,《历史评论》,2021年第1期。
②徐文秀:《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学习时报》,2020年12月7日。
③于洪君:《选择历史正确 书写正确历史》,《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第3期。
④《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五论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深圳特区报》,2020年10月30日。
⑤《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共同倡议》,《人民日报》,2021年7月8日。
责编/韩拓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