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音乐审美教育背后的价值与精神

【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注重于用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来表达内心对艺术形象的音响想象。美学产生于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基础之上,是专研美感、美的创造及规律的社会科学。音乐美学是音乐与美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类文化行为方式的音乐存在为研究对象,用美学的思维和观点研究人类音乐审美实践活动的音乐哲学。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对于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审美 文化市场 中国精神 美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大众音乐审美素养,有利于促进我国音乐美学理论发展,使音乐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提升音乐审美能力是构筑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后,在学习和借鉴现代西方音乐哲学、音乐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音乐美学学科体系已见雏形。进入21世纪后,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开始关注主客共建、主体认识意义、主客间性、客观性危机等更具哲学化倾向的音乐美学命题,同时,一种向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提出诉求的音乐美学研究新浪潮逐渐形成,既体现了人文科学的一种新动向,也昭示着音乐美学研究发展的某一必然路径:突破音乐美学仅仅是音乐艺术研究的固有边界,使其向人文社科领域深入交叉和融合。

音乐听觉是对“声音四要素”以及“音乐元素”节奏、旋律、和声的感知力,反映了人们在接受到音乐刺激时,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的系列加工过程,展现出分辨与识别音乐要素的能力。音乐听觉不同于一般听觉,它是人体以自身“听觉”的生理反应为基础,以性格、知识、阅历等因素为处理媒介,对听到的“音”所做出的反应,是在生理反应的基础上形成心理认知活动。“感觉”产生于器官受到客观刺激的作用,通过大脑信息分析和加工而产生了初步反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整体直观的感受;大脑在收到外部刺激后,感觉不会立刻消失,通过“记忆”让大脑对这种感觉进行保留、储存、形成经验,在以后类似情境下迅速再现和应用,是听觉过程中重要环节。“想象”是比感知和记忆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是音乐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在声音创造的感知图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是相对高级的心理活动,不同于第一反应,它通过大脑对本质特征、内部规律等综合思考,发展出自我认知、判断和推理,逐步形成自我听觉素养和理论体系。音乐听觉在经历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认知过程后,通过对音乐关系的内心加工,逐渐形成对音乐的感知、判断、回忆、思考的能力。也因此,音乐听觉对提升大众音乐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关于音乐听觉的研究逐渐成为音乐美学研究的焦点。

音乐审美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基础

随着技术普及和社会发展,音乐这一听觉中最重要的感性元素逐渐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在新兴技术大量应用、生活场景急剧变化、社会伦理潜移默化的今天,音乐审美在时代变迁中与视觉文化、消费文化逐渐交融,相对“环境噪音”“器具之音”“自然之音”“建筑之音”“文学诗意”等听觉美学的传统研究对象,音乐听觉已经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听觉感知元素,音乐听觉美学的研究也具备了更高的人文价值和现实价值。当下时代,音乐审美的创作、传播、体验全过程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音乐听觉艺术类型的多元化。2000年后,电子作曲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覆盖使音乐听觉艺术的元素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令人愉悦的音乐歌曲,部分噪音类声音(如电话铃声)也逐渐被优美的旋律所代替。同时,由于技术的升级,音乐创作变得越来越简单,为更多业余音乐爱好者带来了便利,通过“复制”“拼接”“微调”快速完成个人创作,商业作品逐渐占据了音乐创作的大半天空。新的技术和新的需求形成了共生关系,音乐听觉审美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听觉艺术,艺术的通俗化、流行化都让听觉审美艺术有了全新的改变,各种审美标准“多元主义”“个性化定制”大行其道,大众更习惯于直接的感官刺激,对音乐内容的渴望高涨,对联想体验、延伸情感、寻找共鸣的追求降低。艺术不再高于生活而是现实的重新上演,音乐听觉的审美需求和趣味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音乐听觉审美的日常化。历史上,音乐伴随“殿堂”而生,无论是宗教仪轨还是庙堂祭典,无论是西方的音乐厅堂还是东方的文人雅叙,音乐是有限时间空间的群体审美活动。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留声机、广播、电视、收录机等设备的发明,使得个人化的音乐欣赏行为成为主流,个体可以单独与音乐作品在一个录放设备内实现主客体交流;随身听等小型化录放设备的出现,让音乐欣赏行为不再受到时空局限;而伴随互联网、流媒体的兴起,对于大众而言,音乐欣赏不再受到设备的局限,音乐供应无处不在,音乐随手可得;直至今日,“BGM(背景音乐)”成为音乐听觉中占比最大的元素,融入了人们社会活动的几乎全部环节。这也意味着音乐难以孤立存在,受到世俗、商业、文化以及其他非“诗性”因素的冲击,可能出现简单化、低俗化、空心化的倾向,这要求我们用系统化的方式重建音乐听觉美学的新理论,总结新的方法论,按照新的逻辑重新引导新的价值。同时,音乐存在更为普遍和大众化,其审美价值在社会综合价值体系里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受到音乐美学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大众音乐审美行为的日常化,让音乐听觉审美这一行为打破了阶级、身份、财富、职业的限制,不再受特定环境和空间的限制,不再是特定人群或特定个体的事情,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音乐听觉的审美。大众进入听觉狂欢的同时,也改变了音乐这一艺术的存在方式,各类小众的音乐形式诸如HIP-HOP、Acappella、古风、冷门器乐等,也在被小众人群欣赏着,随时可能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主流。

音乐听觉与视觉文化的融合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融合发展,听觉文化不再是单一形式的呈现,而是多种感受、文化、形式的交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视觉文化主导的“读图时代”。音乐听觉是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艺术形式紧密结合,产生了影视剧、音乐剧、MV等多种形态的艺术门类。图像可以最迅速的满足人们的审美,提高音乐作品的易读性和传播度。例如:上世纪20年代诞生的有声电影对抱残守缺的默声电影的迅速碾压,证明了音乐或者听觉对于人类审美的深层次调动作用;著名华裔作曲家谭盾创造的一系列视觉音乐作品被大众接受、认同和传播,让音乐能够被感受、被看见、被视觉欣赏;短视频的兴起也证明音画同步、视听融合对于内容传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正如康德所说“审美判断不关心对象的存在,只关心对象的形式”。随处可见的视听结合使人们拥有了完整的审美感知和情感满足。即使是同一音乐旋律,但通过与不同剧情和画面的融合,能够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意境,音乐也因此获得了全方位展示自我的空间,如古典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和渲染,使其重新被人们认识和喜爱,得以广泛传播。时代的发展、大众多样化的需求都让音乐听觉审美向融合性方向发展。

音乐审美价值取向的单一化。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想听的、或者说更容易接受的通常是简单轻松的音乐,带来直观、迅速的愉悦体验。复杂的音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那么容易接受,他们不懂音高、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专业知识,因此也往往摒弃了音乐听觉审美的深刻性、丰富性和完整性。在视觉文化强势的时代背景下,当音乐依附于听觉,其内容构成、表演和宣传方式都已高度视觉化,影响了音乐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越来越成为视觉文化的辅助手段。商业社会的利益驱使也在强化这种趋势,纯粹审美意义上的音乐渐行渐远。以古典音乐为例,流行音乐被广泛传播时,“晦涩”的古典音乐逐渐被大众忽视。如何加快音乐启蒙、培育“音乐耳朵”、拓宽音乐审美培养的方式和手段、加强音乐评论、帮助流行音乐提升美感和业界品味,都成为了值得深入研究并实践的课题。

提升音乐审美的挑战与对策

通过理论研究对大众音乐听觉审美赋能,塑造全面完整的人。马克思曾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力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处于核心位置,其中就包括对音乐作品等美好事物和无形资产的识别鉴赏能力(或称为审美能力)。如果没有高度发展的审美能力,人的劳动能力、自由个性都将受到制约,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和自我超越,达到“自由发展”的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扬,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具体到音乐听觉领域,随着时代车轮的前进,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逐渐沉浸在音乐资源的广袤海洋,陷入难以正确选择的困境和泥沼,挖掘、存储、传播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优秀音乐作品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站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角度,加快构建新时代音乐听觉审美的分支理论系统有其必要性。通过深入教育和全面宣导等方式,在全社会民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音乐听觉美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实现促进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完善音乐教育体系提升音乐听觉美学教育。音乐听觉美学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除了影视声乐学科相关专业,学生普遍难以得到充分的音乐素质教育,听觉审美能力未能得到充分提高;校园里大量视听资料利用不充分,对学生的宣传不足,没有发挥应有价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听觉审美受重视程度不足,人财物等各方资源未给予合理配置和经营;另一方面,在音乐制作大众化的新时代,学生的求知需求发生新的变化,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和资源储备呈现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特征,作为冷门的专业科目需要不断创新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高校作为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缺乏对学生音乐审美的启蒙和升华教育,没有形成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丰满、通俗到经典的音乐教育体系。教育的缺位将导致大众音乐听觉审美能力偏低,精神生活的物化又将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化。当学生们毕业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虽可快速上手掌握各种制作软件、制作技术及方法,但由于缺乏较好的底层审美素养、能力和价值观,导致自制产品粗制滥造、良莠不齐,甚至部分带来“环境污染性”,损害接受者的身心健康,这些都凸显了构建音乐启蒙、声音艺术、美学理论、音乐听觉审美教育理论体系的紧迫性。

促进音乐文化市场发展。近年来,音乐文化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音乐文化进一步呈现商品化、大众化趋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促进音乐文化繁荣发展是树立文化自信应有之义,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将有助于加快实现“中国梦”。因此,建立合理评价音乐文化产品的理论体系,提升大众音乐听觉审美,是促进音乐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新课题。

(作者为北京大学与中国音乐学院联合培养在站博士后、中国音乐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南大学音乐舞蹈系副教授)

【注: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5208)阶段性成果】

责编/谷漩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于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