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目前来看,中国制造业已经在总量和发展速度上领跑全球,但制造业质量、效益以及数字化转型相较发达国家而言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以中国一汽等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制造业企业,抓住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积极推动研发、产品、产业链平台等环节数字化转型,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贡献了智慧和经验。
关键词: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中国一汽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当前,中国制造业在总量和增速方面已然领跑全球,其进阶发展需要人才和科技等诸多方面的综合配套。而正是因为欠缺人才、科技等要素,中国制造业的质量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且发达国家的数字化进程往往是伴随着制造业转型而实施的,基础实力雄厚。可见,我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显著的挑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有着显著的制度优势,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减少了很多经济社会发展牵绊、拓展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总量和增速领跑国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和质量快速增长,目前总量和增速指标已位居全球前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3.5万亿元增加到31.3万亿元,连续十一年蝉联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的占比比重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0.41%,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也由“十三五”初期的11.8%提高到了15.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加值也有明显提升,由约1.8万亿增加到了3.8万亿,该行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已由2.5%提升到3.7%。[1]相较而言,截至2020年末,美国工业GDP为2.27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额中的占比不足11%,日本制造业GDP大约1万亿美元左右,其GDP占比已不足20%,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比约5%,德国制造业GDP为6795亿美元,其GDP占比约18.13%,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3%。可以说,近年我国制造业从总量和增速来看,均领跑全球。
中国制造业质量仍有待于提升
总量和速度不能代表全面的超越,我国制造业质量和效益仍有待于提升。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制造业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煤化工、电解铝等基础产业,机械、电子元器件、装备零部件等中间产业,纺织、服装、箱包、家具等终端产业以及广泛的家用电器领域,产能均遥遥领先。但涉及高端制造业,比如高端医疗设备、精密机床、芯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相关产品,我国尚未实现关键性突破,甚至在精密轴承、精密螺栓、汽车和高铁的核心零部件等方面依然主要依赖进口。这些产品的进口附加值很高,这也就意味着相关产品生产国的制造业附加值较高。例如在2020年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榜单上,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虽然首次超过美国,但上榜的中国企业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方面都比美国低。具体来说,美国上榜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世界五百强企业的29.45%,达9.8万亿美元,中国上榜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则占世界五百强企业的24.91%,为8.2949万亿美元;美国上榜企业利润总额更是占世界五百强企业的40.98%,达8447.71亿美元,中国上榜企业利润总额则占世界五百强企业的21.43%,为4437.18亿美元。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制造业在竞争力方面仍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有不小的距离,中国企业仍然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处初期但蓬勃向上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信息产业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至2019年底,全球数字经济总规模为31.8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1.5%,其中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51.3%;产业数字化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主导力量,在数字经济中占比为84.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仍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为5.2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也比发达国家低,为36.2%,但高于发展中国家26.8%的平均水平。[2]我国数字经济占比看似较低,但发展速度并不慢。美国等发达国家多是在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的状况下开启了数字化发展阶段,而我国在城镇化和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就以较快的速度进入了数字化转型期。这也说明,我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工业化进阶与科技领域的短板问题,并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融入数字化要求。
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数字化转型中均呈现出加速的态势。作为我国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任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数字化转型为制造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多次信息化转型的浪潮,但都与今天的数字化转型不同,甚至过度强调信息化建设有可能阻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强调通过企业资源计划,即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来实现,希望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计划、生产制造、财务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强化研发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管理、人力管理等。但实际上,上述管理往往是由不同的管理团队在不同的经营理念下实施的,很难在管理和业务实践中统一起来,过分强调统筹管理反而会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
进入数字时代,完整而高效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该要求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畅通的信息网络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传输,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具来实现生产环节产、供、销的最优匹配,以及消费环节的市场需求、商品供给和物流配送的无缝衔接,未来甚至应该实现金融服务对供给和需求端的高效支持。目前来看,物联网的市场规模甚至已经远超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经济业态,产业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都处于发展初期,这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无疑是巨大的机遇。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也面临挑战
随着数字技术革新引领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发达国家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均已初具规模,部分国家甚至在物联网、量子计算、未来网络等领域也已开始展开布局,并尝试与材料、能源、制造、服务等各交叉领域实现融合发展……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前景广阔。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压力大,既要助力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奋力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并在高速互联、先进计算、智能感知、高端存储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做好新型制造与数字化发展的深度融合,这无疑是不小的挑战。
中国一汽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
在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以中国一汽等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制造业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以其旗下上市公司一汽解放为例,2021前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一汽解放营业收入为886.01亿元,扣非净利润33.63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9.79%。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当下,中国一汽提质增效的核心动能源于数字化转型及管理优化,其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值得中国制造业企业学习借鉴。
中国一汽是制造业研发数字化转型的典范
中国一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高度重视研发领域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来说,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协同设计,并通过虚拟仿真平台的延伸开创不间断、各专业协同、产业链一体化的汽车研发新模式,将研发效率大幅度提升40%以上,相关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了半年以上。此外,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还通过数字建模、虚拟仿真、虚拟与现实等各种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从概念、创意、造型到评审的研发全流程管理,研发的质量和成功率也大幅度提升。
中国一汽是制造业产品数字化转型的典范
在数字化转型中,产品的智能化转型是用户最能直接感受到的。一汽智能网联开发院智能驾驶研究所在产品开发领域精耕细作,先后完成了160项功能模块的开发、累计40万余行应用代码、300余项系统联调,完成近600个场景、共计4000多个参数的标定,致力于攻关解决高速代驾与拥堵自行等技术难题。目前,L4级自动驾驶汽车红旗E—HS3已在长春示范运营,解放品牌L4级自动驾驶重卡也已实现港口实地作业。全新数字高尔夫作为一汽产品数字化转型的新标杆,更是率先采用车载以太网技术,配合全新的电气架构,总线带宽由500K变为2M,核心功能模块传输效率达到100M/s,使得整车能够配备更多更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带来更为迅捷的交互响应速度,实现更高级别的人机交互功能。
中国一汽是制造业产业链平台数字化转型的典范
中国一汽聚焦于传统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通过对产品、工厂、营销、管理四个方面的数字化渗透,逐步实现集团内部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改造。近年来,中国一汽以“业务赋能、产品智能、生态智慧、数据增值”为目标,以“两平台双中台”为核心,在研发、产品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工厂、企业级BOM、营销客户云、双中台等项目建设,逐步构建起了一套覆盖“五大核心业务领域、三大支撑平台、两个保障”的数字化管控平台,以数据管理为核心驱动,将研发、生产、营销、管理以及客户体验及反馈全部纳入平台,并进行实时在线、不断纠错的智能管理。
结语
未来,中国一汽还将以客户及行为数字化、业务数字化、产品及服务数字化和基础数字化四个方面的转型为目标,最终建成人、物、设备互联的数字化产业体系,以平台+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引领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本文作者为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注释
[1]《工信部:三组数据为“十三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video/42600/42601/Document/1699545/1699545.htm,2021年3月1日更新。
[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年)——大变局下的可持续发展新动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网站,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010/t20201014_359826.htm,2020年10月11日更新。
责编:罗 婷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