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姜 辉:深化对坚持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的“十个坚持”百年历史经验中的一条宝贵经验。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理论创新以实践为基础,又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坚持理论创新是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实际体现。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辩证法和根本途径。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运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胜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取得了坚持理论创新这条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把握和充分运用这条宝贵经验,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是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就是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坚持是发展的前提,脱离坚持谈所谓“发展”、“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犯实用主义错误;发展是最好的坚持,脱离发展谈“坚持”、“捍卫”,就会窒息理论生命力、犯教条主义错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内在地有机统一起来,是坚持理论创新的一条基本经验。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号召“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条经验、这个道理:一方面,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固本培元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思想是捍卫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贯彻并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解决当代中国问题和当今世界问题;这一思想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论成果,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形态,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发展。正如《决议》指出的:“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科学回答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在不同时代能够准确把握并科学回答时代课题,指导马克思主义政党胜利完成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从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把回答时代课题作为推动理论创新的现实动力,是坚持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是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的。”纵观170多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清晰。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他们科学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理论变为运动。列宁处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科学回答了“帝国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创立列宁主义,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由理论和运动变为现实和制度。毛泽东同志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科学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新中国,并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时代课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决议》中明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从党的十九大到十九届六中全会,从集中回答一个时代课题,到全面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并突出强调三个时代课题,是对科学理论形成创立的时代需要和实践要求的更全面认识、更深刻掌握、更完善表达。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回答新的时代课题中形成,又在深化拓展中“真正搞懂”和继续回答时代课题中丰富发展,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从而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理论创新的实际体现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恩格斯也讲:“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这一科学理论要发挥现实指导作用,必须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实际相结合而实现本土化,成为满足该国家或民族实际需要的理论。同时,时代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对理论的需要也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与时俱进中实现时代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是理论创新的现实形式和实际体现。《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 ,明确提出要“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理论探索、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回答中国问题、时代问题,开辟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及时总结中国经验,升华中国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之“的”,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是不断推进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新的征程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当前,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步伐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加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严整、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思想又内在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征程中,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发展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这一伟大思想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以深邃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坚持“两个结合”,是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途径。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持续探索“两个结合”的进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坚持和孜孜求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实的实际,即现实条件;二是中国历史的实际,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文明。现实的实际与历史的实际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现实需要不同,对“两个结合”的侧重关注和突出程度也不同。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和成功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明确地讲:“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这三个“深相结合”,实际上就是今天“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早期表达,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重要的规律性认识。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这两个“相契合”与一个“相适应”,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个“深相结合”,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和贯穿的历史承继。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提供丰厚资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历史积淀和思想土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典范,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高度,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历史特色。这一思想坚持以现代视野接续中华文脉,激发了中华文明新的强大活力,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制度、文化、价值理念、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深度结合,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华文明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在世界大变局中继续引领时代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

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是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

《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同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这一重要论断,既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人类解放事业的普遍真理的世界性,也指出了坚持和发展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科学理论的艰巨性,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的理论勇气和使命担当。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指导这一伟大事业的科学理论也必然是世界性的。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靠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从理论到实践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上继续进行新的探索,取得新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创新成果;另一方面,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各自经验和创新理论,共同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新贡献。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写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篇”“新版本”。这一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科学理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随着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也不断丰富发展,结出新的丰硕成果。

《决议》中明确写入了一段让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振奋鼓舞的重要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期,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大有作为的大好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显示出旺盛生命力和巨大优势,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积累宝贵经验,提供重要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使苏东剧变后所谓的“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虚无论”不攻自破。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成功,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升西降”是百年大变局的主要趋势,中国则成为世界大变局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满怀信心地展望:“到20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00周年之时,正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届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以自己的壮举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预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奇迹和巨大贡献,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精彩篇章,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新时代科学理论的创立,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引领旗帜和中流砥柱;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典范样本和全新选择;新时代中国成为全球发展贡献者和时代引领者,为解决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方案;新时代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焕发蓬勃生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新时代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文明进步史上的重大意义,必将越来越充分展现,越来越得到证明。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