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理论 > 正文

新型城镇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积蓄动能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对于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畅通经济循环。新型城镇化一头连着雄厚内需潜力,是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一头连着现代化生产、生活、安全、治理方式,是高质量供给体系的主要载体,对畅通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城镇人口超过9亿人,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城镇化质量总体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充分,城乡融合发展还需加力,必须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积蓄动能。

其一,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释放强大内需潜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大基础在于具有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雄厚内需潜力。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9亿多城镇人口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2亿多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需求,是未来最大的内需潜力。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需要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进一步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的基础上,以更大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聚焦存量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健全“人地钱挂钩”机制,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好融入城市。同时,还需要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居民各方面的合力,共同分担新增的公共服务成本。

其二,加快建设城市创新体系,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目前供给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技术供给存在明显断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被“卡脖子”。城市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活跃的创新资源、高端的产业体系。从一定意义来说,只有城市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加,才能更好驱动城镇化发展;只有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只有城市经济现代化,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现代化。要看到的是,近年来,一些资源型地区城镇化动力有所衰减,与其产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下降有着很大的关系。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必须夯实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创新动力。要坚持提高质量效益和就业优先,遵循数字化、绿色化方向,使各级各类城市的发展都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上。大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将城市创新成果、创新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同时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接续断点、打通堵点,构筑安全、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

其三,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总体格局,拓展经济循环空间。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潜在优势是拥有支撑大国经济内循环的城乡区域纵深空间。目前我国城市规模、层级、类别都非常丰富,尤其是各级各类城市能够实现分工协作,这是延长经济循环链条的主要依托。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城市间分工层次不高、程度不深,比如,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中心城区人口过度集聚,大中城市功能不完善,小城市及县城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不足等,这些限制了国内大循环的规模、层次,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亦有负面影响。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必须以超大特大城市疏解非核心功能为抓手,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通过将过度集聚的产业、服务和人口转移出去,为产业升级提供更大空间,从而实现城市发展能级、安全宜居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要以超大特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内的周边中小城市为重点,加快形成现代化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要依托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作用,加快中西部成渝、长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等地区发展壮大都市圈、城市群,拓展国内大循环的纵深空间和规模层次。

其四,着力畅通城乡区域要素流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保障。

高标准市场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撑条件。目前,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流动不畅、效率不高,仍然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间行政分割是造成要素流动障碍的主要因素,这直接影响到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对此,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需要更加注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加快构建“保护产权、同权同价、维护契约、平等交易”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深化就业领域体制改革,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使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覆盖广泛、畅通高效的经济循环,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