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怀“国之大者”,应树立全局观、系统观,科学理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科学把握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立足社会主义制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建设等方面积极发力,促进要素市场化自由流动,努力缩小收入与财富的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关键词:共同富裕 国之大者 第三次分配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为人民谋幸福,在观念上,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在行动上,要踏实进取、再接再厉,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心怀“国之大者”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精神前提
树立全局观、系统观,科学理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意义。“国之大者”指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繁荣的基础,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牢记“国之大者”,就是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历史性思维、全局性视角、系统性方法,审视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回望历史,共同富裕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初具雏形。当代西方也有一些理论学说提出过共同富裕的某些观念。然而,如果以世界历史的全局视角,仔细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就不难发现,无论是中国古代亦或当代西方,都没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人人盼望的美好理想,因为它们都是以阶级压迫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根本不具备使共同富裕现实化、具体化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在当今时代,只有消灭了压迫的社会主义中国,真正具备促进共同富裕的客观能力,拥有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现实可能。所以,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从封闭落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更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时代宣言,为全人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与参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科学把握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使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调整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缩小收入差距,改善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把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推向了新高度,同时也彻底消灭了绝对贫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当然,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是复杂的,我们面临着许多已知或未知的挑战。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稳立场,把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唯有如此,党和人民才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才能拥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妥善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为实现伟大复兴扫清障碍。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心怀“国之大者”的必然要求
立足社会主义制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从中上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迈进。从国际经验看,一些发展中国家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后,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仍然没有突破中等收入国家的上限。心怀“国之大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要求我们时刻警惕,避免堕入“中等收入陷阱”,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和流动性,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行稳致远。
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创新能力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的问题仍然长期存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还有不少短板弱项,转型发展还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重点领域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守住底线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任务仍然很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想真正实现从过去的“有没有”到现在“好不好”再到将来“优不优”的历史转变,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现代化,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伴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展开,我国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关联方式和经济增长动能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国内循环同国际循环的关系客观上需要不断调整。无论是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看,还是大国发展的规律看,我们都需要完善发展战略,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市场体系,增强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确保我国在极端情况下,依然保持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真正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内需体系,需要培育和释放强大的内需潜力,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让老百姓手里有钱愿意消费,从而促进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所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就显得尤为重要。共同富裕的直接意义,是使社会财富更加公平合理分配,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能力,为发展国内市场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心怀“国之大者”的实践表达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更加注重推动先富带后富。浙江等发达地区在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按照“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优化经济发展地理格局,挖掘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巨大空间潜力。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强化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大对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升后富区域的发展能力。深化对口帮扶制度,完善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在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体而言,就是在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和资源,将脱贫攻坚平稳过渡到乡村振兴上。我们要继续完善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于易返贫人群加强常态化监测,以“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要求,监测易返贫人口的收入与支出等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保障民生福祉。在此基础上,优化脱贫地区的产业结构,通过补齐产业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实现产业的提档升级;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劳动密集性产业发展,鼓励创新创业,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助推乡村振兴,加大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整体上对乡村生产、生活和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制度安排,打造一批环境优、生活好、乡风美的宜居村庄。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优化城乡一体化格局。遵照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的要求,建设一批高品质中心城市,形成人居品质示范效应,既要让城市发挥出对乡村的辐射功能,坚持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型;又要使得城乡发挥出联动发展的优势,进而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优势互补,逐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要继续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让他们安心进城稳定就业。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要素市场化自由流动方面有创新、有突破。要完善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护劳动所得。同时,在再次分配中注意处理公平问题,推动薪酬制度改革,扩大工资分配自主权,以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使每个劳动者都能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当然,也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调节上,下真功夫、硬功夫。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提高劳动收入。同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并以再分配的形式平抑高低收入者的差距,防止因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的贫富差距代际传递,实现分配正义。要完善税种,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探索合理的分级累进税制、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处罚力度,针对当下兴起的数字经济以及广泛应用的电子化货币结算方式,加强金融风险的预估及预警。另外,政府要优化涉及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提升民生性支出比重,加大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就业、社会保障、养老等项目的转移支付力度并提高精准度。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第三次分配中,努力缩小收入与财富的差距。要发展慈善事业降低收入与财富差距。具体而言,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精神,发展互助共济的慈善文化;健全和完善慈善事业法规和制度设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特别是慈善医院、学校和养老服务等的建设。通过加大税收优惠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慈善发展平台、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积极发力。规范和抑制非市场因素,制止企业或个人借助市场垄断优势谋取暴利,取缔非法收入,缩小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保障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收入结算信息监测系统、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体系,使偷税漏税等经济犯罪无处遁形。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优势。公正、有序、竞争、高效的市场体系才能确保每一个参与市场竞争主体公平、平等地参与市场活动。要加快推进产权制度的法治化,推动市场监管的透明化。在这一过程中,明晰市场经济主体的权责,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是完善市场体系的优先思考方向。要以开放性架构、社会机制、市场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大力拓宽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打破部门界限、体制壁垒,对治理资源进行配置与整合。畅通市场主体参与制度,各个主体可以通过有效、合理、合法的渠道将利益诉求纳入公共决策,让整个市场充满活力。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上加快取得进展。完善劳动保护与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着力促进就业机会公平,扩大劳动收入;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着力促进医疗服务可及性与健康公平;加大社会保障的调节力度,增强社会保障待遇和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系,着力解决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的住房保障问题;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本文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编:周素丽/美编:石 玉
Bearing in Mind the Country’s Most Fundamental Interests and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Zhang Zhanbin
Abstract: We should take a holistic and systematic perspective to hav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epochal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grasp the value of common prosperity.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is essential if we want to leap over the middle-income trap, solve problems hindering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impetus of development, build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promote economic modernization.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should make active efforts in achieving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and in building an efficient market and a capable government. We should also facilitate the free flow of production factors, narrow the income gap, safeguard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strengthen areas of weakness and enhance people’s well-being.
Keywords: common prosperity; the country’s most fundamental interests; third distribution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