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以劳模精神引领新时代劳动教育

【摘要】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文化投射,其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贵要素以劳动模范积极和奉献的劳动态度、卓越的劳动创造为内在本质,是党和国家所弘扬的劳动价值理念,是化解劳动教育价值危机的精神驱动力。强化劳模精神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使青年一代在劳动模范先进事迹与高尚品德感召下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增强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续奋斗。

【关键词】新时代 劳模精神 劳动教育 劳动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指明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直接决定着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素养、劳动态度与劳动价值取向。然而,一些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着目的“工具化”、内容“技艺化”、方式“简单化”的弊病,忽视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造成了受教育者“教育世界”与“劳动世界”的价值疏离。如何破解劳动教育之“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提到精神价值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巨大引领作用,号召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并强调要“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指明新方向。

劳模精神对培育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反映出劳动价值的时代导向。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内涵的劳模精神,是对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社会生产活动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这一先进群体精神的总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和民族精神的最高地。它既是劳动教育的目的,又是化解其价值危机的精神驱动力。劳模精神是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引领着社会劳动风尚。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扎根大漠保护文物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这些劳动模范典型代表的事迹与成就不仅感动了中国,更深刻影响了转型发展时期我国社会公共价值。

国家意志的劳模嘉奖营造了劳动光荣的公共氛围。劳模精神明确的社会本位属性使其始终处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成为国家力量的一部分。延安时期,成立不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上表彰、宣传了一批“劳动英模”与先进劳动集体,并于1943年举办了首届劳动英雄大会,开创了由党和政府嘉奖劳动模范的先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多次强调劳模精神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劳模表彰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人民对劳动模范的尊崇与学习及党和政府对劳动模范的嘉奖与宣传已属于劳模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国家意志是社会意识的风向标,党和国家对劳模精神的弘扬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是始终贯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强大正能量,是社会主义运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动力。

劳动模范的主体意识诠释了劳动精神的内在本质。劳动者主体意识是一种诚实劳动、积极劳动、敬业奉献的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集中体现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培育劳动者的主体意识是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以高度的责任感响应国家需要、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是不同时代劳动模范们的一致选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中,各行各业逆流而上的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们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为全国青少年树立了学习榜样。就内在动力而言,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制度将每一位劳动者置于国家治理的主体地位,使人们以当家做主的姿态从事劳动,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反观我国劳动教育现实,青少年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甚至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恰恰是缺乏劳动主体意识的表现。就外部联系来说,具备主人翁意识的劳动者将自己视为企业与国家的主人,解决了主客体之间的分裂和异化,建构起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在改变劳动对象的同时改变自身并实现自我发展。

劳动模范的卓越贡献彰显了劳模精神的崇高价值。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靠。而劳动模范作为劳动人民中的佼佼者更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中国古代社会,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与他们的辛勤付出及对社会进步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不匹配,但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与时代变化,劳动人民逐渐从历史的边缘走向舞台中央,在党和国家领导的各项事业中勇攀高峰、大放异彩。其承载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也得到社会认可并成为国家先进文化象征。从革命时期带动群众以“苦干加巧干”的方式提升工业、农业生产力的“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新劳动运动旗手”甄荣典等劳动英模,到新时期利用科技手段为国家和人民建立杰出功勋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等时代强将,过硬的素质是他们卓越业绩的基础支撑,是实现劳动价值的根本保障。

将劳模精神全面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

劳模精神作为主流社会认同和坚守的思想皈依与价值取向,是形塑青少年健康有序心理状态与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强大向心力,是破解新时代劳动教育难题的切入口。应从观念引领、氛围营造与机制建立入手,将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教学实践有机融合,提升劳动教育的成效,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崇高价值追求、汇聚社会风尚的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

引领观念:将劳模精神引入劳动教育体系。将劳模精神全面引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需在以下教育观念上求突破:一是劳动教育不能弱化理论研究。马克思曾指明,“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把握新时代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的内在联系,使劳模精神的融入成为提升劳动教育内涵层次的助推器将成为劳动教育研究的关键一课。二是劳动教育不仅限于显性教育。以生活化的劳动模范为主体,借助新时代文化传播规律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动教育是时代的必然。仅仅依靠师长权威、劳动模范的名望向“00后”青少年灌输某种价值观念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如何把劳模精神变成学生津津乐道的思想,使劳动模范成为学生点赞的人生榜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三是劳动教育不要固守校园场域。学校、家庭与社会应在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的上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拥有较强可塑性的青少年通过精心设计的劳动教育课堂及校园文化氛围更能涵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但如何在以劳模精神驱动劳动教育上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也应成为理论研究的关注点。

营造氛围:将劳模精神融入文化建设工程。将劳模精神全面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需在营造校园内外价值育人的文化氛围上下功夫。校园之内,各级学校要因地制宜挖掘师生劳模标兵的典型案例,把劳模精神融入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的形成。要利用报刊橱窗、教室黑板报、餐厅屏幕等随处可见的物质宣传渠道,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劳模文化融入校园生活,提升劳模精神的感染力;定期邀请劳动模范为广大青年学生做专场报告,鼓励学生创作劳模主题的影视、戏剧、音乐、文学作品,增强劳动模范的亲和力;让劳动教育搭上“互联网+教育”的快车,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介形式广泛展播劳动模范相关事迹及劳模精神造就的发展奇迹,支持学生参与相关话题的互动讨论,加强劳模精神吸引力。校园之外,要以开放的大教育观为指导,使劳模精神对青少年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一方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在家校互动中强化家长对劳模精神的理解与认知,建立尊重劳模、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使青少年从小向劳动模范看齐并立志以劳动创造奉献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相关部门与企业要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支持构筑劳模精神教育的大课堂,抵制好逸恶劳的消极社会风气。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应着力于纠正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评价失位而导致的“唯分数论”,劳动模范所在的工厂企业可通过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生体验新时代科技智能带来的劳动新形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宣传部门应搭建适合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的公益劳动课堂,让青少年在参与中体验劳动与奉献带来的成就感。

建立机制:让劳动模范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将劳模精神全面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需在构建劳动教育价值回归的长效机制上出实招。各级学校应改变临时性、表层性、运动式的劳模精神弘扬方式,充分运用课堂主渠道,寓劳模精神于劳动教育课程中,让劳动模范的生动故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第一,组成由大学教师、专家学者、劳动模范构成的教材编写团队,把好劳模精神进教材的“起点关”。通过课本讲清楚新时代劳模精神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让劳动教育因传统文化的注入“亮起来”。第二,探索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参与教学的多种模式,把好劳模精神进课堂的“核心关”。邀请本地知名劳模、德育先进工作者担任学校劳动教育课教师或定期为学生做专场报告,克服媒体报道对劳动模范艰苦奋斗、克己奉公的过度解读,使劳模精神立体、易感、能学,让劳动教育因劳动模范的参与“强”起来。第三,一校一策、因地制宜地将劳模精神融入专业教育,实现劳模精神进头脑的“目的关”。发挥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两手硬、“1+1>2”的育人价值,让劳动教育因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活”起来。课堂之外也可着力建立劳动模范与学生的日常互动交流机制。学校可聘请一些技艺精湛、素质过硬、品德高尚的劳动模范担任兼职导师,让劳动模范从聚光灯下走入校园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以其人格魅力征服和感化青少年,从而厚植劳动情怀、培育劳动价值观。各级学校还可因校施策,与劳动模范联袂打造具有劳模特色的教学实践基地,设置固定的教学实践周,带领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增长才干,发现真理。

(作者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文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责编/周小梨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