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指出年轻干部“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年轻干部可堪大用、能担重任,归根结底要能够让党和人民可以放心托底,做到始终牢记党的郑重嘱托、不负人民的殷切期望。
擦亮信仰底色,把准理想信念“总开关”。思想意识决定行动,理想信念决定高度。一名可托底的党员干部,必然具有高度的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纵观百年党史,那些让党和人民“可以永远相信”的党员干部们,正是因为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故而能够不惧艰难险阻、不畏流血牺牲、不怕急难险重,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其精神感动并激励着一代代的人。理想信念既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同时也是广大党员干部行为的指路明灯,要不断擦亮信仰底色,把准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始终忠于信仰、忠于理想、忠于信念,做到在任何时候都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定不移听党话,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砥砺奋进,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
增强担当底气,筑牢实干作为“压舱石”。一个党员干部能否托底,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为人民群众担事。能够托底就是有积极作为的态度、有敢闯敢干的激情、有勇于担当的决心,表现为面对危机时的“我来殿后”,面对困难时的“我来解决”,面对群众诉求时的“我来满足”。如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付,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冷硬横推,对群众态度简单粗暴、颐指气使,在关键时刻站不出来、顶不上去,哪怕任其才高八斗、能力出众,也无法成为可以信任和托底之人。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党员干部要成长为可托底的栋梁之才,就要增强担当的底气,做到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于担责。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以身先士卒的勇气、走在前列的正气和向我看齐的锐气,切实筑牢担当作为“压舱石”。
涵养政德底蕴,守好廉洁自律“生命线”。政绩始成为民事,官声誉起清廉身,党员干部能否为党和人民托底,不仅要看做出多大政绩,还要看能否敢于“亮底”、自觉“守底”。廉洁自律就是党员干部的“底”,清廉则民亲,腐败则民疏,真正的栋梁之才,不惟有治世之才,更要有清廉之身。可托底的栋梁之才,必然是能够恪守原则、勤修政德之人,不仅要明大德、守公德,更要严私德。要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抗得住诱惑,方才能够让党和人民放心托底。
“可托底”既是对一名党员干部的高度赞誉,也是对其严格的要求和由衷的希望,能够托底的干部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检视自身,对标“可托底”的要求,不断磨砺自身,真正成就栋梁之才。(作者:季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