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潜在人群与培育对策

摘 要: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壮大是中国实现中等收入阶段跨越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相关调查数据表明,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在人群主要包括城市中的中低收入人群和农村中的中低收入人群。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是人们收入稳步提高的根本保障,发展和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在于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潜在中等收入人群的人力资本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技术进步的需要,获得稳定收入,逐渐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 潜在人群 人口特征 人力资本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0%,同年,人均GDP也突破1万美元,这对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而言,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在此基础上,巩固并提高人均GDP,中国就很有可能迈入中高收入阶段。然而,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无论是人均GDP还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都存在悬殊的差异。从人口的角度来看,在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和贸易摩擦冲击日益剧烈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人均GDP,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因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意味着市场消费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形成,更加强了经济增长的稳健性。

中等收入群体的定义及其潜在人群的特征

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中等收入群体这一概念,指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刺激消费增长。此后,党的重要报告中多次提到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以消费扩张促进经济增长。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主要手段,形成稳定的收入分配格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2035年的远景目标之一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很显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仅在于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更是为了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世界银行提出以“人均日收入10—100美元”作为划分中等收入群体标准的观点,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依此标准,根据2001—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内部的层级构成形态极不合理,绝大多数中等收入者都处于中低收入水平(李春玲,2018)。不仅如此,中等收入群体内部还存在较强的脆弱性,内部的流动也较为频繁。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在2012年的中等收入群体中,有62.09%维持了中等收入的地位不变,有8.7%向上流动成为高收入者,更多的家庭具有中等收入脆弱性,有29.2%向下流动,进入低收入阶层(刘志国、刘慧哲,2021)。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要扩大中低收入水平的人群,更要进一步稳定和提升已经处于中低收入水平人群的收入水平。

从中低收入群体的人口特征可以看到,他们学历不高,技能不多,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可以说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主体是新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多数农民,特别是低技术技能的农民,难以获得与城市本土劳动力大体相当的收入(谢桂华,2012;Zhang et al. ,2016)。但他们仍有很大的机会去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高收入水平。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罗斯高(Scott Rozella)数十年跟踪研究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儿童教育问题,在比较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中等收入阶段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之后发现,中国农村人口中接受过高中教育的比例明显低于日本和韩国,这不利于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低收入群体一般是和较少的人力资本积累相关,教育水平低、掌握的技能有限、资金不足、获得信息的渠道不畅等因素,都限制了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影响了其跨越收入阶层的流动性。由此可见,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在人群分布主要是两大块,一是城市中的中低收入人群,他们的主体是新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二是农村中的中低收入人群,他们占了农村人口的大多数。相应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应当同时加强对这两部分潜在中等收入人群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获得稳定收入,逐渐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对策

加强城镇常住人口技能培训

新形势下应大力加强城镇常住人口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这是他们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的重要保障。实际上,对城镇常住人口的技能培训,主要还是对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他们是接受培训的主力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劳动力,而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因此,有针对性地对进城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可以保障他们顺利地适应岗位需求,从而更好地胜任工作,获得稳定收入来源。举例来说,随着人口形势的转变,高龄少子化已经是中国当前人口的重要特征,这意味着家务和护理的社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然而,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机器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家务和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新需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才有可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其它各行各业对于普通劳动力的需求也同样发生着变化,因此,对城镇常住人口进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技能培训,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不仅如此,新经济和新业态的发展,往往会形成一些新的岗位需求,特别是个性化的需求会日益增多,适应这些新岗位需求,也同样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培养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

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地要求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加强自我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新形势下,应大力加强公共图书馆、科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作用,不断提高公民的人力资本水平。自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已经从传统投资扩张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面临着动荡的世界经济格局和不断加剧的贸易摩擦,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当前“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因而“十四五”时期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促使“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展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激励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图书馆与科技馆一样,都肩负着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科学素养的任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都是由人来实现的,人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在“双创”大环境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在加强面向科技创新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的拓展(胡滨,2015)。

科技创新首先需要有广泛的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人群,因此,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对绝大部分社会普通公众而言,正规的学校教育在时间和内容两方面都是有限的,一旦步入社会,就主要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学习。社会教育以公共图书馆为教育渠道之一,是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补充。调查显示,大部分公众阅读的书刊报纸多来源于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已成为学校教育之外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来源,在科学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赵云,2006)。作为公益性机构,公共图书馆服务大众和服务企业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早在2011年初,文化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表示,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要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这才让公共图书馆的“开放、平等、免费”真正走向均等化。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曾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由此,在政策上保障了所有公民都可以平等免费地使用公共图书馆,这也保障了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权利。

加强农村科普和科技下乡

中等收入群体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调查数据表明,2014年,农村地区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只有28.2%,城镇地区为63%,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中等收入者比重高达79.8%(李春玲,2018)。由此可见,广大的农村地区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潜力地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人口还处于低收入和较低收入水平,尚未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之中。党和国家近年来大力促进农村全面振兴,对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人的积极努力,尤其离不开农村居民科学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现阶段,要提高农村居民科学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主要依赖于以农村科普和科技下乡为主要形式的农民技能培训。

加强农村科普,推进科技下乡,通过专家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是实现农民收入水平长期增长的重要手段。对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而言,人力资本不足是制约他们发展的重要障碍,苦于无技能、文化程度低和劳动力不足,收入水平始终难以维持稳定提高。尽管我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然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很重,对于已经脱贫的一部分人群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很可能重返贫困。调查研究表明,相对而言,缺技术家庭的需求最不容易得到满足,也就是说技术还是农户最缺乏的,这表明农村科普工作大有可为,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仍需依靠农村科普,即通过科普宣传和科技下乡的方式来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使他们拥有更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和种植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农业和农村互联网也逐渐得到广泛运用。为了适应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中央“一号文件”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联网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等多方面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经之路,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给农业带来高附加值,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张建云,2016;陈晓栋等,2015)。从这个角度而言,在大力推进农村科普工作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互联网相关的技能培训,使广大的农村劳动力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时代的便捷手段,拓宽信息来源和增收渠道。只有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科学素养和互联网使用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互联网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因此,在数字化时代,积极推动以数字化技术为重点的农村科普工作,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农村科普”。顾名思义,“互联网+农村科普”是指以向广大农村公众普及最新的科学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为目的,结合“互联网+”模式,利用数字化的资源进行科学普及的新型农村科普形式(孙鹤嘉,2016)。

地方政府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来制定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计划,提供经费保障,切实推进农村科普工作,特别是针对低收入农户的一体化综合性科普工作。放眼世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构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改善生态,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世界各国振兴乡村采取的普遍措施。

农村科普工作一方面提升农户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增强农户的劳动和生产技能,真正帮农户掌握“造血”能力。此外,农村科普是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建设、科教兴农的基础,只有努力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使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要达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这一目标,应大力促进农村科普工作,通过“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为此,科研人员要将研发与农民需求相结合,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开发实用的、能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供农民使用,而科普工作者要把信息和技术引入农村,改变传统的科普方式,以生动活泼的宣传和教育的方式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农民。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年群体收入稳定

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开发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人力资本,稳定老年人群的收入水平,特别是要关注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与健康状况,完善医疗服务与保障体系,避免他们退出中等收入阶层。OECD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的雇用率为34.1%,比前一年上升1.2个百分点。这是韩国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其数值比OECD成员国平均值(14.7%)的2倍还多,在38个成员国当中排名第一。韩国《中央日报》指出,韩国老人持续就业并不是因为身体健康或是留恋工作,而实际上是生活所需。数据显示,2018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的相对贫困率达到43.4%,其比例是OECD成员国平均值(15.7%)的近3倍。另据韩国统计厅今年发布的数据,韩国有一半以上的60多岁老人还得靠自己的双手去赚取生活费,比2015年的49.7%高出8个百分点。韩国的情形并非个例,中国也存在类似的趋势。调查数据表明,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由于我国现阶段养老金和养老保障水平较低,大量(约有75%)老年人口处于低收入和较低收入水平(李春玲,2018)。由于慢性病和老年病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的医药费用支出日趋增加,如果没有健全有效的医疗保障体系支撑,老年人将面临退出中等收入阶层、滑入低收入阶层的风险。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巩固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文献

[1]Zhang L, Sharpe R V, Li S and Darity W A, Wage Differential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Urban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6(41): 222-233.

[2]陈晓栋、原向阳、郭平毅等:《农业物联网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年第2期。

[3]胡滨:《面向科普服务的图书馆与科技馆合作模式初探》,《情报探索》,2015年第7期。

[4]李春玲:《中等收入群体的构成特征与新时代“精准扩中”策略》,《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年第1期。

[5]刘志国、刘慧哲:《收入流动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基于CFPS数据的分析》,《经济学家》,2021年第11期。

[6]孙鹤嘉:《互联网+科普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探究》,《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7]谢桂华:《中国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回报与社会融合》,《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8]张建云:《互联网与农业生产方式大变革》,《兰州学刊》,2016年第6期。

[9]赵云:《论公共图书馆在大众科学传播中的作用》,《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1期。

责编:蔡圣楠/美编:石 玉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the Middle-Income Group: Potential

Population and Cultivation Measures

Wang Zhiyong

Abstract: To develop and expand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hina to leap over the middle-income trap an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forming the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s. Microsurvey data show that the potential middle-income population is mainly low- and middle-income resident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capital is fundamental to increasing people’s incomes. The key to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human capital of the potential middle-income population through various means, so that they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btain steady income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middle-income group.

Keywords: middle-income group; potential populatio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human capital; scientific literacy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