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时间:2020年5月15日—2020年5月31日。
调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平台渠道发布网络问卷进行调查。
样本构成: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478份。男性受访者占63.13%,女性受访者占36.87%。样本年龄覆盖全部人口,20岁及以下占6.61%,21-30岁占41.83%,31-40岁占43.41%,41-50岁占7.43%,50岁以上占0.72%。受访者中,日常居住地为直辖市的占21.73%,省会城市占37.25%,地级市占22.62%,县级市占12.29%,乡镇村占6.11%;东部地区受访者占68.68%,中部地区占23.22%,西部地区占7.46%,港澳台地区占0.45%,其他占0.19%。涉海行业的受访者占44.05%,非涉海行业的受访者占55.95%。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首次提出要“打造好向海经济”。“向海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战略概念,意味着向海要资源、要财富、要发展。打造好向海经济就是要将发展步伐从沿海区域迈向更深更远的海洋,发展“陆海统筹”“由陆及海”的开放型经济,实现陆海经济整体联动升级。自“向海经济”提出以来,沿海地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释放“海”的潜力,逐步形成了以通道为纽带、以港口为支点、以经济区建设为支撑、以海洋经济为主导的向海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向海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虽下降,但经济发展展现出巨大韧性,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向海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在推动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展陆海经济纵深、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向海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政策支撑体系、协调沟通机制、科技和人才支持体系、陆海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在后疫情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对于“向海经济”这个新概念,应如何理解和把握?发展“向海经济”应做好哪些工作、应对哪些挑战?未来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和拓展,从而实现“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向海经济研究院委托人民智库于2020年5月15日至5月31日面向全国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发布、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共回收有效问卷10478份。
向海经济调查主要发现
由陆及海、以海带陆、强陆促海、陆海统筹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最能精准描述向海经济的深刻内涵
向海经济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但未形成明确的定义。公众对向海经济了解程度如何,对于向海经济的内涵如何看待?调查显示,75.2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向海经济”,21.22%的受访者听说过但不是很熟悉,从未听说过“向海经济”的受访者仅占3.56%。其中,东部地区的受访者对向海经济的熟悉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受访者,沿海地区的受访者对“向海经济”的熟悉程度高于非沿海地区的受访者,60.42%的涉海行业受访者表示非常熟悉“向海经济”,83.13%的非涉海行业受访者表示听说过“向海经济”,但不是很熟悉。可见,向海经济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认知度较高,涉海行业人员对向海经济的熟悉度高,未来需注重提升中西部地区以及普通公众对向海经济的认知度。
对于“向海经济”的具体内涵,77.67%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实现由陆及海、以海带陆、强陆促海、陆海统筹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其次是“推动经济发展由内陆、江河、空间立体向海洋延伸”(75.16%)。有学者指出,“向海经济是沿海地区面向海洋要资源,科学统筹海陆生产要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向海经济强调海洋的基础地位及面向海洋发展的主动性,体现了突破资源约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向海经济不属于某种单一的部门经济或行业经济,而是在多个部门、多种行业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经济活动覆盖了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因此,向海经济具有向海主动、综合发展、高度开放等一系列特征。公众对向海经济的特点最直观的感受是“向海发展的主动性”(56.06%),其次是“生态环保性”(53.40%)、“发展综合性”(48.95%)、“更具政策引领性”(47.41%)。此外,80.7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或比较关注向海经济相关扶持政策。
向海经济包含但又高于海洋经济,既是对以往海洋经济政策、理论、原理、观点等的集成,也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是“新发展理念”“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系列思想的汇集。
发展向海经济,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为遵循
新发展理念是发展向海经济的指挥棒,发展向海经济从根本上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创新”理念为向海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新动力;以“协调”理念拓展向海经济发展空间,实现陆海协调、内外联动;以“绿色”发展实现向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开放”理念指导向海经济合作共赢,实现全面对外开放;以“共享”理念推动向海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城乡社会公众。发展向海经济应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调查显示,92.90%的受访者对“向海经济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这一说法持赞同态度;82.25%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是推动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80.80%的受访者认同“发展向海经济是缓解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的重要手段”。可见,发展向海经济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向海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有利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后疫情时代,无论是稳住就业民生、实现乡村振兴,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需要经济增长支撑。为满足国内需求,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要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调查显示,83.50%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有利于支撑和引领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81.94%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向海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向海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等内容。发展向海经济有利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向海经济在有效衔接陆海开放通道,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向海经济是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向海经济是一种新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强国战略背景提出,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沿海地区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通过发展向海经济,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洋经济合作。同时,发展向海经济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完善北部湾港口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口群,加快培育现代海洋产业,积极发展向海经济”。调查显示,对于“向海经济有效衔接陆域开放通道与海上开放通道,符合‘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要求,有助于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一说法,93.63%的受访者持赞同态度。从公众对向海经济战略考量的主观评价来看,43.66%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有效衔接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陆海经济互联互通”,40.55%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在新资源、新技术、新业态开发方面谋求全球合作”,40.12%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0.05%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向海经济是陆域经济实现向海延伸、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的陆域空间和可用资源越来越稀缺,经济活动向海洋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增强,海洋空间资源的优势将逐步得到发挥。向海经济成为缓解陆域经济资源稀缺和环境承载压力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刺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向海经济是海洋经济、沿海经济带经济、通道经济和新兴产业经济相互融合的独特形态,有效实现陆海协调联动。例如,广西在发展向海经济的过程中,发展通道经济,整合港口资源,加强与西南、中南、西北地区合作,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探索内陆地区在北部湾建立城市“飞地园区”和临港产业园区,实现提质增效。调查显示,在公众眼中,发展向海经济对陆域经济产生一定作用,超五成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将扩大市场资源的可能性边界”,50.35%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为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48.87%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成为内陆通海的主要驱动因素”,47.14%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将缓解陆域资源趋紧的压力”,实现陆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向海经济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依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拓展了思路。这些都为向海经济营造了全新发展环境。向海经济以海洋经济为基础,是海洋经济的延伸和拓展。向海经济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诉求,是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调查显示,对于“发展向海经济是维护和争取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向”这种说法,92.95%的受访者持赞同态度。具体来看,44.71%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成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44.18%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培育壮大海洋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
向海经济的经济、社会、民生等综合效应明显,对于阶段性发展任务、发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发展向海经济需要将经济转型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使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迈进。发展向海经济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调查显示,公众普遍认为发展向海经济增强了开放发展理念,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水平。具体来看,发展向海经济有利于培育城乡居民的向海意识,包括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等。43.41%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居民的“海洋意识增强”,42.13%的受访者认为居民的“开放发展的理念更强”,39.93%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后居民的“创新创业动力更足”。发展向海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有辐射带动作用,41.81%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40.18%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有利于“收入水平提高”;向海经济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44.30%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的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改善”,39.40%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挑战,向海经济要如何做到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调查结果显示,公众认为“通过向海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辐射带动县域、乡镇村发展”(51.71%)是向海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良方”;其次,向海经济应注重“促进生态养殖、加工及休闲农业等农村三产融合发展”(49.90%)、“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新型城镇化格局”(48.12%)、“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46.82%)。此外,还有受访者表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渔民增收”(39.17%)、“升级物流系统,推进物流到乡镇村工程”(39.07%)、“通过涉海相关技术培训,培养新农民”(36.22%)等方式也将助力乡村振兴。
向海经济合理布局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海洋新业态新模式发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成为当前发展向海经济的关键制约
近年来,沿海地区凭借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制度安排等各项优势,已初步形成向海经济发展新形态。由于区域的异质性,区域布局向海经济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47.97%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的区域布局应综合考虑“国家战略和重大项目布局要求”,45.40%的受访者认为应当考虑“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撑能力”,44.08%的受访者认为需要考虑“海陆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水平”(42.78%)、“区域协调联动情况”(41.96%)、“人才支持”(40.52%)、“当地群众的需求”(40.47%)也是公众认为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
除前述提到的“向海经济布局要素”等客观因素外,是否还存在着制约向海经济更好发挥作用的现实因素?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如下问题请受访者回答:您认为当前“向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短板?在受访者看来,“海洋新业态新模式发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46.14%)、“内陆和沿海地区的协调互动与开放发展程度不强”(45.56%)、“涉海企业‘走出去’风险防范管理能力不强”(43.22%)、“专业技术人才缺乏”(37.33%)是当前向海经济发展中四个主要的制约因素;其次是“干部群众海洋发展意识不强”(36.47%)、“开发破坏海洋生态环境”(36.30%)等方面,“涉海科技支撑力较弱”(35.31%)、“基础设施支撑不够”(33.44%)、“金融支持难以满足需要”(32.82%)、“港航事业发展滞后”(31.63%)等方面也一定程度制约了向海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海洋新业态新模式发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成为发展向海经济的最大制约。
公众对向海经济未来发展普遍充满信心,对向海经济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统深入研究充满期待
近年来,我国向海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海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强势发展,海洋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海陆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提升,海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水平稳步提升,向海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查显示,98.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向海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加强对向海经济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51.44%)、“打造发展向海经济高素质的干部队伍”(45.38%)、“以绿色生态为引领”(44.64%)、“培养相关专业人才”(43.54%)、“以科技创新为驱动”(42.77%)、“以陆海协调为导向”(41.42%)是受访者认为最能助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因素。
新时代背景赋予了向海经济新的内容,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有待随之完善。基于对向海经济发展相关文献资料的回顾,学界多从向海经济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发展机制与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海经济发展的地方实践经验等方面缺乏深入的探讨,科学规范化的理论方法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待完善。调查显示,公众普遍认为未来需要“加强对向海经济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具体来看,公众对向海经济的未来学术研究方向的期待体现如下:受访者对“地方基层发展向海经济实践的经验和启示意义”(59.48%)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如何以向海经济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57.30%)、“向海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52.68%)、“如何构建和完善向海经济治理体系”(52.15%)、“新时代向海经济的社会民生效应”(51.24%),近五成的受访者关注“向海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48.42%)、“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48.34%)。
发展向海经济的对策建议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加快发展向海经济,全力推动海洋强区建设势在必行。“十四五”时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的战略机遇期,面对各种发展的矛盾、制约因素,如何顺应时代、响应民意,实现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全面布局。
在发展理念上,坚持绿色、开放、共享,增强海洋意识。在问及“发展向海经济应进一步完善哪些方面”时,公众眼中排在首位的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39.47%),在1458份公众意见建议中,有189位的受访者提到了保护海洋环境,可见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发展向海经济的必要前提。其次是“构建海洋合作共治体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38.24%),面向海洋意味着面向更多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开放共享的理念能够将向海经济置于对外开放大局之中,高瞻远瞩实现共赢。再次是“弘扬海洋文化,强化干部群众的海洋意识”(38.18%),长期以来,我国的发展以陆域经济为主,要将发展向海转移必然要理念先行,增强海洋意识。
在发展要素上,发挥科技和人才的双轮驱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向海经济的发展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人才。公众认为发展向海经济一方面要“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37.87%),优化海洋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构筑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促进向海经济质量齐增。另一方面要“提升向海经济的人才科技支撑”(34.07%),公众意见建议中有149位提到了“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发展向海经济需要支撑现代海洋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带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创新人才、提升传统海洋经济的高端人才、推动外向型海洋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人才等。
在发展环境上,重视平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公众认为发展向海经济要关注平台建设,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开放互动、合作交流”(32.81%)、“完善海洋政策法规体系”(32.60%)、“促进向海经济发展的区域合作”(32.40%)、“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向海经济活力”(32.04%)、“建设海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31.39%)。积极推动搭建或整合各类平台,切实解决好影响向海经济有序发展的机制不畅、需求不畅、信息不畅、对接不畅、融资不畅、保障不畅等难题,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充分发挥助推器、加速器、放大器作用,助力向海经济顺畅发展。
在发展布局上,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发展向海经济是由陆及海、以海带陆、强陆促海、陆海统筹的开放型经济,要统筹陆海关系,离不开陆海内外联动布局,既要重视海洋,“强化海洋基础设施保障”(31.28%)、“优化向海经济发展空间布局”(31.25%)、“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31.12%),还要重视陆地经济建设,“推进海陆一体化建设”(30.93%)、“推进自由贸易区(港)建设”(30.65%)等,整体布局、统筹协调发展。
在发展保障上,以市场为导向,强化金融扶持。向海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市场力量。向海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公众认为发展向海经济要“创新海洋市场体系”(29.11%)、“加强财政金融扶持”(28.20%)等。要让市场力量充分发挥作用,需打破对市场的种种限制,改革束缚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在市场规律的指挥下充分迸发,实现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责编:程静静/美编:石 玉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