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邰鹏峰,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廖维晓,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近日,教育部举行2021-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要加快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强调要聚焦靶心,立德树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定位,强化教师在办好思政课中的关键地位,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善用“大思政课”,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大思政课”是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着力点,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
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大思政课”课程体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特点以及其他学科的建设规律,深化对“大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研究,切实把握新时代“大思政课”的制高点,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聚焦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论、重大理论,聚焦新时代青年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持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阐释,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研究成果,构建学术研究支撑“大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大思政课”教学内容,充分展现“大思政课”教学的学术高度与理论深度,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讲透彻“怎么看”、“怎么办”。
构建师生共情共鸣的“大思政课”发生与提升机制。增强师生共情意识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应有之义,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与学生共情的成效。一是要用学生听得懂、喜欢听、乐于听的话语表达来授课,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对时代的关注度,了解并解决学生的困惑;二是在换位思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信任的同时,要自觉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三是在情感上贴近学生的同时,在认知上启发学生,带动学生一起思考;在实践中与学生共鸣,带动学生积极投身时代大潮,从而实现澄清困惑、明辨是非,提升共情的层级。
构建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大思政课”平台化协作机制。“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其立意高远,在于其着眼长远,在于其成效深远。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域下的思政课,还是“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思政元素、思政工作,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是整体一致、休戚与共的。从更高维度、更宽层面建立整体推进的平台协作机制,整合二者的思政资源,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资源、特色品牌、时代标杆,以平台机制推动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的精细分工与深度合作,以平台机制服务于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的工作需求。
构建具有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的“大思政课”运行保障机制。一是创新工作格局。“大思政课”运行格局不局限于学校,而是学校为主体,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参与、支持配合、联动运行,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新工作格局。二是形成效果反馈闭环。对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组织专家进行督促检查落实,主动查摆问题,形成自上而下的反馈机制;建立学生效果反馈平台,以网络为主导,收集学生的反馈,查找薄弱环节,主动剖析问题,形成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最终全面了解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总结成功经验。三是制定考核激励评价办法。坚持效果导向,着眼于解决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思政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立足于“大思政课”的高质量运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大思政课”激励考评办法,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各方主体履职尽责。
总之,“大思政课”的高质量运行既源于理论上注重顶层设计、合理规划、统筹兼顾,也源于实践中各方积极参与、协力克难、相互成就。随着“大思政课”形式与内容的不断创新,手段日渐丰富,内容更加鲜活,语言愈益共鸣,听起来“新鲜”,嚼起来“有味”,进而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的豪情壮志和奋斗激情,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逻辑进路”(20FKSB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