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锻造创新主体,激发亿万人民的集体创造力。人是社会历史和文明创造的主体,一切文明的创造都植根于人的行动中。马克思主义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出来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集体创造力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为此,就要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因为民主是促进创新迸发的关键条件和强力保障,它通过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为各种主体的创新探索提供了制度保障。社会进步与教育的发展培育了一代新人,觉醒的中国人民展现出强大的创造力。在民族解放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借助思想启蒙和教育普及,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获得极大提高,强大的人力资源为实现全面创新提供了主体基础。中国人民站起来、组织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必能释放出空前的集体创造力,生动展现中华文明的新气象。
上述两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不能等待一个条件具备了再考虑准备另一个条件。事实上,主体受制于社会结构的强大约束,制度的变革常常具有决定性;同时,人又是能动的创造主体而非完全被动的客体,所以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又是突破结构约束的现实切入口。在培育创新系统中形成自由创造、大胆试验、鼓励合作、宽容失败、锐意进取的社会和文化景观,正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当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城市形成激发创新的文化精神,当整个社会建立起鼓励和保障创新的制度安排时,所有中国人的智慧与想象力将得到充分的挖掘与释放,其中所蕴含的创造力将无可限量,创新的“井喷”将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劲动力。这不仅是解决当代中国复杂社会问题的手段,更是让人们在创造中快乐生活的过程。
从大历史的视角看,中国不只是一个“民族国家”,更是一个以璀璨的古代文明傲然屹立于世界的文明体。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兴起并成为强势文明,中华文明在其冲击下走向低谷。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之后,中华文明复兴已经取得历史性突破。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现代化进程酝酿了文明爆发式成长的条件,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充分量变的基础上必然会发生质变。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可视为一次“阶段性质变”,构成新的历史性飞跃。1930年,在革命处于困难低潮时期,毛泽东同志从历史发展的大势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壮丽前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4]如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人可以更加自信地遥望和创造自己的新生活,以系统性创新引领世界文明的新潮流。
注释
[1][美]霍米·卡拉斯:《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转型: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因应之道》,《比较》,2011年第5期。
[2]R. Keith Sawyer., Social Emergence: Societies as Complex System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2.
[3][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3页。
[4]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页。
责 编/张 晓
魏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发展理论。主要著作有《中国转型的系统困境与改革方略》《中国复兴的哲学探讨》等。
Building a Systematic Mechanism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Innovation
Wei Bo
Abstract: Realiz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means realizing systematic innovation at the levels of knowledge, technology, institution, thought and culture. This systematic innov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e", which depends on the systematic mechanism that can stimulate innovation. Facing the institutional bottleneck that hinders innovation in reality, we need to promote innovation by building an innovation system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tapping the collective creativity of all participants through reform. The economic surplus brought by development provides material conditions for the creation of new civilization. On this basis, Chinese civilization will achieve explosive growth in self-transformation and systematic innovation.
Keywords: systematic mechanism, collective creativity, systematic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