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历史根据(2)

不把观念当作现实,不把价值诉求当作客观真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作为观念文化的全部思想成果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不同的社会存在状况决定了不同的思想文化成果;而思想文化成果的不同类型,则具有不同的价值和评价标准。美好愿望植根于人类努力“向善”的人性诉求和道德实践,往往通过文学作品、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哲学思想来表现,如《诗经》中描绘的“大同”。美好愿望虽然也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但由于其超越了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只能作为价值诉求,不可能成为科学理论,不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不把“历史预言”、合理猜想和科学理论混为一谈,是唯物史观的又一要求。天才猜测往往出现在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已经显现但还不成熟的时期,因而是对不成熟的社会矛盾的不成熟理论回应,如空想社会主义。天才猜测虽然也有一定的客观历史根据,但没有充分的实践条件,常常表现为天才大脑的“杰作”,不具有历史必然性。恩格斯指出:“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出现以来,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常常作为未来的理想隐隐约约地浮现在个别人物和整个整个派别的头脑中。……但是,这种占有只有在实现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2]

作为揭示历史必然性的科学理论形成,唯物史观提出了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历史规律不是既有的、抽象的,不是只要有天才大脑就可以随时“发现”的,而是随着现实主要矛盾的形成而具体地、历史地生成的,因此历史必然性首先是客观可能性。科学理论必须着眼于已经提上实践日程、具备了实施解决条件的课题。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消除贫富分化的要求就不绝于耳,但是,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3]说它“无关紧要”,是因为如果社会历史还没有分化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从根本上消除贫富分化就还不具有实践意义。只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成型、主要矛盾成熟,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具备客观可能性。科学理论的创新,首先要在客观可能的基础上提出时代之问。

第二,历史规律不是想象的、随意的,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是人们必须顺应的时代潮流,因此历史必然性本质上是客观必然性。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历史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人们的感受更是千差万别。什么是浩浩荡荡的潮流,什么是不可抗拒的趋势?唯物史观的绝对要求是:“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4]这种基于辩证综合的“事实总和”,不是个别的“实例”,更不是单纯的主观感受,而是历史大势的客观根据。恩格斯把共产主义革命的客观根据,奠立在社会化生产力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这一“事实的整体”上,指出:“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个别条件,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5]科学理论的创新,就是要在科学分析现实矛盾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和引领时代潮流。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