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历史根据(8)

“两大关系”协调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守正创新

得到全党和全体人民的高度认同,成为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实现的思想和情感基础。这一基础的关键,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党要确立一个新的指导思想并不容易,这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本身,还关系到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党的七大之前,经过四年的“延安整风”,其中包括历时11个月的六届七中全会,全党才达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在党的七大才成功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今天,我们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首先要在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向党中央看齐。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贯原则,把学风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作为第一位重要的问题,强调坚持前提下的发展,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将其概括为“守正创新”。由此出发,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同马克思主义的双重关系:一是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二是“源”与“流”、“根”与“树”的关系。

就第一重关系而言,源自对典型资本主义科学解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运用到资本主义极不发展的国家,必须经过创造性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既反对照搬照套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离经叛道的机会主义,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集中表现在指导思想上的创新:一方面,要把本国历史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升到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高度,必须寻找两者的历史汇合点,从世界历史的新角度重新思考民族生存和发展问题,形成可以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接轨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转换为符合本国历史发展阶段需要的理论指导,必须在阶段性目标、革命方式、行动纲领、战略策略等方面有大突破,形成具体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仍然是今天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唯一途径,其成果仍然是体现这一科学理论生机活力的唯一形式。就此而言,必须毫无保留地肯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原创性,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就第二重关系而言,虽然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其基本理论仍然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根和源,仍然具有跨越具体时代的普遍指导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创性成果,本质上依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握和引领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发展。我们无论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开辟了多高的思想境界,都不能忘记这个本源,更不能丢弃这个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14]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晓]